原標題:世界機器人大賽給武漢帶來了什么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唐曉安 朱惠 李源
7月29日,為期4天的“2018世界機器人大賽總決賽”在漢落幕。
大賽為什么落戶武漢,給武漢帶來了什么,又有哪些啟示?
傳播武漢好聲音的重要平臺
7月29日下午,來自新西蘭的tim收到組委會公布的成績時,迫不及待給遠在萬里之外的親朋好友發出喜訊。
tim是本次新西蘭代表隊領隊老師,帶領8支代表隊參加了“藍色星球”機器人項目比賽,最終,他們包攬了該賽項初中組冠軍和小學組冠亞軍。
連日來,現場近0名參賽選手、每天近0名現場觀眾通過自媒體發出的現場新聞,讓遠在印度、俄羅斯、英國、法國等“地球村”的人們,第一時間了解了大賽盛況。“讓海內外人們了解武漢有黃鶴樓、東湖綠道的同時,也向外界傳遞武漢開發區正在打造‘機器人之都’這一信息。”7月28日,“2018世界機器人大賽總決賽”組委會秘書長彭保林說,武漢開發區具有發展機器人產業良好環境,尤其是2017年7月成功舉辦“2017世界機器人大賽—robocom青少年挑戰賽全國總決賽”后,引起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注意。經批準同意,2018年起“世界機器人大賽總決賽”永久落戶武漢。
一年來,大賽組委會在全球廣泛開展賽事宣傳、選拔工作。最終從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5萬多人報名中,經篩選、區域角逐,選出0多名選手、1200多支代表隊參加本屆總決賽。“全球推介的過程,就是宣傳武漢、推介武漢開發區的過程。”彭保林說。
搭建全球產學研合作載體
本屆大賽主題是面向全球、集聚精英,實現以賽引才、以賽促研、以賽興業。
武漢開發區希望通過辦賽,吸引一批大數據、云計算、工業物聯網等領域資本、技術、人才落戶,共同構筑機器人產業生態圈,將武漢打造成為國內重要、全球有影響力的機器人產業基地。
回眸整個大賽,預期目標初步顯現。
26日,“2018robocom國際高端人才創業大賽決賽”在武漢開發區舉行。該賽作為本屆大賽重要組成部分,吸引了來自英國、美國、德國等地的15個頂尖創業項目,在展現機器人未來廣闊應用前景的同時,有9個創業項目與武漢開發區企業簽約。
作為大賽另一個組成部分,“2018robocom車都院士專家論壇”27日在漢舉行。與會者均為全球頂尖院士專家,如德國漢堡科學院院士張建偉,是國際智能機器人頂級研發專家,在歐洲華人專業人士中有著廣泛影響力;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復明是國際工程“醫院”創立者。
“借大賽之機,邀請全球頂尖院士專家來漢把脈問診,并通過他們向世界頂尖人才和團隊,傳遞武漢發展機器人產業的決心,將吸引頂尖人才來漢創新創業。”彭保林說。
業內分析人士認為,本次大賽充分發揮了技術交流、應用推廣、人才培養平臺的作用,為推動機器人技術與產業的國際合作與發展做出了應有貢獻。
發展機器人產業還需放眼望
區域與區域之間競爭,本質是人才競爭。
激發青少年這一未來最具活力群體的創新動能,開拓他們的想像空間,讓他們熱愛人工智能技術,是本屆大賽另一目標。
彭保林介紹,大賽設置的星際迷航、攻城守壘、小手探世界、3對3小型足球賽以及水中機器人協同競技等12項賽事,充分考慮了不同年齡孩子興趣特點。實踐證明,青少年創新動能一旦激發,活力將充分涌動。今年武漢地區決賽選手較去年增加10倍,代表隊由去年20支增加至200多支,反映的是去年大賽后各方重視,競技水平有了大幅提升。同時,精彩大賽將少數孩子從沉溺網絡游戲中“拽出”。
來源:新浪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