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當前的汽車電商,最熱的不是新車電商,而是汽車后市場電商。在互聯網大潮沖擊下,汽車后市場的七大細分行業:汽保行業、汽車金融行業、汽車it行業、汽車養護行業、汽車維修及配件行業、汽車文化及汽車運動行業、二手車及汽車租賃行業,都已經開始與互聯網深度融合。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創業項目自然層出不窮。那么,這些創業項目是否能開得好頭、笑到最后?日前,記者就相關問題采訪了青葵投資合伙人康炳華。
下一個金礦在汽車后市場
“內需消費四大塊兒——衣食住行,衣、食、住成長的高峰期已過,‘行’現在處于高度成長期。‘行’里面的汽車后市場消費剛剛起步,所以汽車后市場的機會最多。”康炳華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以來,汽車后市場電商引起了行業的關注、市場的關注、外部力量的關注,吸引到不少資本的注入并引起上市公司的一些并購案發生,炒得很火熱,大家都認為下一個金礦在汽車后市場。”
雖然市場已經足夠“熱”,互聯網技術的應用已是大勢所趨,但康炳華認為,線上與線下結合的o2o模式只是其中的一種形式,并且這種形式并不等于傳統的線下企業沒有機會。相反,從線下到線上的機會遠遠大于線上去整合線下的機會。汽車后市場的大部分細分領域,需要線下提供產品和服務,線下的企業如果能夠借助互聯網的技術做o2o,成功的機會更大。“原本就是汽車后市場的企業,線下有產品、有渠道,如果利用互聯網這種新的形式和技術去做更好的產品和更好的服務,機會將遠遠大于那些想單純地用互聯網概念就把所有事情都干了的企業。”康炳華表示。
汽車后市場有“三定定律”
“越是低端的高標準化商品,就越容易在線上受到透明度以及比價的挑戰,這會對傳統4s店及汽配城的汽車用品經銷模式造成巨大沖擊;但是在汽車配件、汽車保養美容改裝等服務領域,線下連鎖企業可以充分借助互聯網實現供應鏈效率提升,維護顧客關系以及市場整合營銷,線下借助及整合線上大有可為。”康炳華表示。
康炳華告訴記者,汽車后市場服務有一個“三定定律”,定時、定點、定人。以保養為例,定時,開到5000公里可能要換三濾,開到8000公里可能要換機油,95%的車主一年保養兩次。這都是有規律的,不是常規的消耗品,不是一種隨機消費行為。定點,消費者一般做維修保養都是在住所或者辦公地點周邊5公里范圍以內,不可能跋山涉水地為了一次免費洗車從城東跑到城西。定人,車主如果熟悉并且很滿意一家維修保養店的服務,就會習慣性地在這家店做維修保養,甚至會習慣讓某一位技師來做維修保養服務,這里面存在一個信任度的問題。“借助著app就想打開市場很困難,因為這違反‘三定定律’。所以,在汽車后市場這個行業,懂得互聯網,有一些互聯網資源就能把事情做成的認識絕對是錯誤的。”康炳華表示。
創業團隊至關重要
目前汽車電商創業者的熱情很高,創業者們如何才能獲得資本的青睞呢?康炳華認為有四點因素需要著重考慮。
首先是市場大趨勢,選擇比努力更重要,目前汽車后市場是一個潛在的大市場,大趨勢不用懷疑。
其次要看市場格局,處于發展的哪個階段,如果行業已經高度集中并出現巨頭那就沒有進入的必要了。汽車后場還處于春秋時期,還沒有到戰國時期。不過在租車市場,滴滴打車和快的打車兩強并立的格局已經形成,沒必要再進入。
再次,要看創業者的團隊。在汽車后市場,汽車用品和普通商品都是便于移動的標準化商品,團隊沒有汽車行業背景也沒有多大關系,能打造好平臺就沒問題。做汽車維修保養服務,就要看團隊有沒有這個行業的相關背景和資源,有沒有對這個行業的深刻理解,如果沒有,很難成功。
最后要看項目創始人的管理能力,汽車后市場發展一定是布局全國化、重度經濟化,團隊創始人要管理成百上千甚至上萬名的員工,管理能力至關重要。
來源:《中國汽車報》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