轎車與suv、mpv銷量的微妙變化在11月的產銷數據中進一步發酵。
乘聯會11月國內車市銷售數據顯示,轎車市場銷量同比下降2.6%,僅為106.66萬輛。另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11月轎車銷量為107.43萬輛,同比下降4.73%。二者統計口徑雖有不同,但卻都毫無例外地反映出轎車銷量下滑的態勢。這也是轎車單月同比銷量的首度下降。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11月suv銷量為41.46萬輛,同比增長37.64%,mpv銷量為20.08萬輛,也實現了同比42.88%的增長。
轎車銷量緩慢增長甚至負增長,suv、mpv車型銷量迅猛增長,能夠成為車市新常態嗎?
銜枚疾走
“雖然11月轎車銷量略有下降,但suv與mpv長勢明顯,這是中國汽車工業結構性調整的結果。有升有降但保證了乘用車整體的增長。”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秘書長董揚認為。
北京北亞車市11月份的銷量數據也表明了這一點。“從亞市的銷量來看,目前自主品牌轎車銷量表現平穩,但suv銷售表現出眾,尤其是自主品牌mpv表現更為突出。”北京北亞車市副總經理顏景輝向本報記者介紹稱,東風風行菱智m3、比亞迪m6等自主品牌小型mpv都出現了供不應求的現象。
“轎車市場的表現雖然與包括自主品牌在內的部分品牌轎車銷量下降有關,但綜合來看,卻是車市消費結構調整的表現,對suv以及mpv車型的需求增長超過轎車。”在全國乘聯會副秘書長崔東樹看來,suv以及mpv已經成為轎車市場銷量的分食者。此外,董揚也表示,“中國不具備嚴苛的油耗法規,加上suv符合中國家庭對車型求大、追求功能齊全的訴求,促使suv一直保持高位增長。”
從2012年開始,隨著小型suv車型的推出,suv搶占轎車市場份額的趨勢便表現得十分明顯。“suv市場的火爆,一方面得益于suv更具個性,在通行能力方面勝于轎車;另一方面,三四線市場消費升級,讓原本集中在5萬元左右的消費需求提升至6-7萬元左右,與目前市場上主流的小型suv在價格區間上重合。”有汽車行業分析人士分析稱。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今年前11個月,suv銷售358.64萬輛,同比增長34.13%。事實上,近兩年來,suv一直是增長主力。早在2012年,suv銷售200.04萬輛,同比增長25.50%,遠遠高于轎車同比6.15%的增幅。2013年,suv實現298.88萬輛的銷量,同比大增49.41%。
眾人拾柴
“東風標致3008與2008的熱銷和整個suv市場的火熱有直接關系。”東風標致相關負責人稱。東風本田副總經理劉洪也表示:“cr-v已經占據東本60%的銷售份額,隨著中國多元化的需求,尤其是緊湊型suv市場需求越來越大,今年suv市場整體將達到400萬輛的規模。”劉洪稱,“至于小型suv,無論我們自己還是兄弟廠家,都在投放這個市場。”
作為“suv世家”,廣汽三菱專注于suv市場,成立僅兩年時間就導入新勁炫和新帕杰羅·勁暢。廣汽三菱在2013年迎來投產首年就盈利的超常規發展。截至目前,廣汽三菱2014年銷量累計達近6萬臺。
而北京現代相關人士告訴本報記者,“ix25上市首月銷量過萬,一方面證明了產品本身的實力,另一方面與suv市場的火熱密不可分。”上述人士透露,“ix25上市之初月銷目標僅有5000輛。”而在北京現代常務副總經理劉智豐看來,suv市場依舊具備成長空間,“在美國成熟市場,suv銷量可以占到25%,我們大概還有5%的成長空間。”
suv市場的巨大潛力還吸引了此前從未涉及這一領域的企業。東風雪鐵龍總經理陳曦直言:“suv市場確實是藍海,東風雪鐵龍雖然進入的不算早,但現在也不晚。”東風雪鐵龍即將于12月21日推出旗下首款suv車型c3-xr。陳曦分析認為,從今年乘用車增長的情況來看,2014年乘用車跟去年相比同比增長10%,剔除suv和mpv,基本乘用車大概只增長6%到7%,更多的是suv的快速增長,跟去年相比增長17%。
“今年投放的緊湊型suv非常多,全年預計有7款,集中在今年年底大概有4款。”陳曦認為,今年集中投放的車型,銷量基本上都保持了快速增長的。“以前所謂的suv的領導者,或者說最先進入者,例如昂科拉,銷量并沒有因為其他的競品投放而降低,這也證明suv的市場足夠大。用戶需求的轉變也是非常快的,需求也很旺盛的。”陳曦稱,“目前我們還不擔心這個市場會飽和。”
曾經轎車一枝獨秀的乘用車市場,如今呈現出百花齊放的勃勃生機。但是,《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仍是約束企業生產經營的一條紅線,suv銷量的高速增長無疑將增加企業平均油耗壓力。“我個人對這樣的變化(指suv快速增長)很擔憂,這不符合未來燃油限制逐步降低的大勢。”董揚表示。
suv銷量能否“任性”下去,或許還是一個未知數。
來源:華夏時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