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產業是目前國家重點支持的發展領域,而太赫茲安檢技術作為公共安全領域的一種高尖端技術,因其獨特的性能成為天生的“反恐專家”,目前可運用于我國的軌道交通、邊防、機場、鐵路、海關等部門。今天讓我們走近這項科技的領頭人——武帥博士,聽聽博微太赫茲背后的故事,了解我國從跟跑到領跑的艱難歷程。
何為太赫茲?天生的“反恐專家”!
太赫茲其實就是一種波段。武帥告訴記者,與微波相比,太赫茲波具有高分辨性,成像分辨率更高;與可見光相比,具有穿透性,可以輕易穿透人的衣物,“與x光相比,具有安全性,不會破壞生物組織,適合應用于安檢和醫學成像領域”。
作為一款擁有“火眼金睛”的安檢“神器”,太赫茲人體安檢儀目前已被應用在公安邊防檢查站等多種場所。未來,像機場、火車站、城市軌道交通、體育場館等有大流量安檢需要的場所,也將會出現它的身影。
之所以火眼金睛,是因為它能收集來自人自身發出的太赫茲波。所以當人身體攜帶違禁物品的時候,它就可以在太赫茲波的二維強度圖上,顯示出這個物品的形狀、大小、位置等等信息,“可以說,其獨特的物理特性,使其成為天生的‘反恐專家’。”武帥向記者解釋說。
從跟跑到領跑,三年實現華麗逆襲
太赫茲技術被美國評為“改變未來世界的十大技術”之一。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太赫茲技術將是21世紀重大的新興科學技術領域之一。曾經,太赫茲人體安檢技術卻只有歐美等發達國家完全掌握核心技術!而在中國,甚至亞洲,關于該技術的實際應用大多只是“紙上談兵”。
2014年,武帥放棄了美國綠卡和高新待遇,和眾多海外學子一起,懷揣著科技報國的夢想,成為首批特聘專家,在合肥中國電科38所組建了太赫茲研發團隊,開啟了夢想之旅……
就是在這樣“一窮二白”的背景下,武帥帶領導博微太赫茲20多人的團隊僅用了3年的時間,經過強力技術攻關,啃下一個個硬骨頭,將太赫茲人體安檢儀從技術便成了樣機,一舉打破了歐美等發達國家的技術壟斷。
“放眼五六年前,我們還屬于跟跑,但現在可以非常自豪地說,我們與世界齊頭并進,甚至在某些領域已經實現領跑。”武帥興奮地表示。
技術升華,太赫茲安檢未來更廣闊
目前安徽已走在全國太赫茲科技研究前沿,并于2016年成立安徽太赫茲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武帥表示,立足安徽,博微太赫茲打造中國第一個太赫茲谷,建設完整的太赫茲產業鏈,把我們的太赫茲產業做到世界的頂尖。
至于應用方面,武帥介紹說,博微太赫茲人體安檢儀目前已成功應用在新疆多個地區重要卡口、檢查站,給邊防查緝工作帶來了最新的安檢技術理念。系統應用以來,在實際安檢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每天檢查人數達數十萬,已成功查獲數千起旅客攜帶違禁品案例,及時排除了重大安全隱患。
來源:《合肥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平臺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