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網7月26日訊(長江日報記者文濤 通訊員劉森 龔友浪 查文進 陳珉) 最近一個月,湖北長江電氣有限公司有兩件大事引人注目。
首先是成功競得北京新機場熱源工程項目訂單。未來,這個工程將在供暖季為新機場區域內的人們帶來溫暖如春的正能量。
其次是再度成為武漢網球公開賽的官方指定贊助商。長江電氣將繼續通過武網這個宣揚武漢城市精神的新名片,向社會傳遞積極向上的正能量。
正能量是兩件大事共同的關鍵詞,也是長江電氣一以貫之的價值取向。
“我們要做中國智慧電網正能量管家。”7月23日,長江電氣董事長王新城為長江日報記者解讀,怎樣用“智慧”改變電網的未來。
崛起:“點亮”全球百項標桿工程
創業之前,王新城在電氣行業工作了二十幾年,他當時就預測電氣市場未來巨大的發展潛力。2006年,他創立長江電氣,欲一展抱負。
起步階段的創業者絕無高級職業經理人那般灑脫。缺少啟動資金,他拿出所有積蓄,將房子車子抵押貸款,還向親朋好友集資。“廟”小留不住人,他引入人才外包,一事一結算。沒資質接不到訂單,他給客戶做工作,不要錢先提供設備,沒有質量問題再付款。憑借真誠和過硬的產品質量,長江電氣一點點換取客戶信任,贏得了市場。
北京奧運會那年,長江電氣迎來拐點,先后中標北京首都機場、三峽水利工程、西藏藏木水電站等國家重點工程。兩年后,長江電氣又成功打開國際市場,承接西亞、北非等區域多個大型重點項目。
公司腳跟站穩了,知名度迅速提升,大批優秀人才加入,abb、施耐德、西門子等國際知名企業,也與長江電氣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大佬們管得很“寬”,每個環節都要打分。王新城回憶說,“除了技術實力,還有很多細節,比如每張圖紙都要編號,倉庫里待檢區域、合格區域和不合格區域必須嚴格分開。”而這些“繁文縟節”也被長江電氣轉化成了自我提升的正能量。就在那個時期,公司頒布實施了100多項制度,踏上規范化管理之路。
時至今日,長江電氣已然“點亮”全球20多個國家的百項標桿工程。
眾創:每個人都可以是創業家
如果說強大的創新研發能力幫助長江電氣拿到了“入場券”,那么,讓長江電氣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屢屢向上調整增長曲線角度的,則是獨創的“群體創業家”模式。
早期,為借助外力擴大發展規模,王新城采用“群體創業家”經營模式,將有創業夢想的人和業內部分小企業聚集起來,群體創業家承接訂單,產品制造和工程施工由公司統一安排和管理。此舉迅速產生了當年包產到戶一般的神奇化學反應。
現在,公司內部將營銷人員統稱為“創業家”。創業家分成很多級別,從初級營銷人員到經理再到總裁,實行不同的簽約模式。企業負責搭建眾創平臺,提供人力、物力、財力等各方面資源。創業家利用企業資源創新創業,建團隊、拓市場、接訂單。他只用說“要什么”,其他所有事情都有專業團隊去執行。
眾多創業家領頭的戰斗小分隊,結成了事業命運共同體,釋放出昂揚向上的正能量。曾有團隊成員為了招投標,兩天兩夜不睡,只因為“心在這里,愿意付出”。
“讓有理想、有抱負、有勇氣、有膽識、想干事業的人才在長江電氣眾創平臺上,大展身手,奮斗拼搏,成就理想事業,實現個人與企業、國家間的多贏。”王新城這樣總結。
智慧:提前預判問題會出在哪兒
2015年,長江電氣建設的華中地區首個智能電網產業園在光谷投產。公司借此由“傳統制造”向“智能制造”成功轉型升級,關于“中國智慧電網正能量管家”的價值定位,也有了更好的載體。
王新城介紹,關于智慧電網,國家提出了概念,大家都在摸索、pk。長江電氣希望憑借自身的創新優勢占據先機。
在供電端,長江電氣的智慧能源管理系統,可以根據此前的供電負荷大數據,預估實時負荷曲線,讓需求得到更好的匹配;智慧變電站能夠根據在云端存儲的海量數據,提前預判故障點,自動切換到備用線路,保障正常供電……
在用電端,智慧家電正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炎炎夏日,堵在回家路上,可以輕點手機,將家里的空調打開,把鍋里的飯煮上。一進家門,涼爽的感覺撲面而來,熱水器里的水也已達到合適溫度。洗完澡,就能吃到熱氣騰騰的晚飯……
在智慧城市的其他領域,長江電氣也在與相關方面展開合作。以智慧路燈為例,根據大數據集成,可以讓路燈的亮度隨環境變化保持在最優化的狀態,其調節頻率可以設定為10秒、5秒甚至更短。
“以前是出了問題再解決,現在通過大數據分析什么時候可能出問題,同時給出解決方案——這就是智慧。”王新城說。
如同人類的智慧,電網的智慧也需要不斷進化。為著“創建國際企業,成就百年長電”的愿景,王新城和他的創業家們,奮斗未有窮期。
來源:武漢門戶首頁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