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下午消息 外媒引述知情人士消息稱,截至2013年底,中國國務院已經批準七大類總額超過10萬億人民幣基礎設施投資項目,其中今年已經開工建設的投資超過7萬億。
迄今為止,中國政府批準了總投資超過10億元的400個項目,這些項目將從2014年底持續到2016年。其中,今年開工項目預計約300個,旨在通過擴大有效投資穩定當前經濟增長,確保投資繼續對今年經濟增長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此外,很多具體項目已下發至各地方政府,有些項目去年底已經開工。
消息人士透露,此舉顯示出中國政府對經濟增長放緩的擔憂日益加劇。隨著中國計劃把經濟增長方式由投資推動型轉向內需消費驅動型經濟增長,但是很長時間以來中國民眾收入增長乏力,內需尚未產生過足夠強大的增長勢頭。
“我們預計中國第一季度經濟增長將意外下行,而貨幣政策將在2015年意外寬松。中國將受到房地產投資放緩和地方政府土地銷售大幅下滑的“雙重打擊”,”德意志銀行分析師zhangzhiwei表示。
要求匿名的知情人士稱,已經批準的基礎設施投資項目將由中央、地方政府、國有企業和私營部門貸款提供融資。投資將分布于國內七大產業,其中包括石油和天然氣管道、衛生、清潔能源、交通和采礦。此外,中國國家發改委也在研究其它行業的項目,政府需要為經濟增長提供更多的支持。發改委的發言人李樸民上月曾對外表示,中國政府將鼓勵在這些領域的投資。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東部經濟大省浙江省發改委官員謝力群曾對記者表示,中國政府在2013年下半年至今一共批準了420多個基礎設施項目,投資超過10萬億元。按照謝力群的表述,2015年中國將擴大有效投資放到穩增長非常突出的位置,國家層面已經建立了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推進機制,即“七大工程包”,包含420多個項目,預計投資超過10萬億元。這是“七大工程包”預計投資總額首次對外披露。謝力群是在傳達全國發展改革工作會議的一次務虛會上作此表述的。“七大工程包”分別為糧食水利、交通、生態環保、健康養老服務、信息電網油氣等重大網絡工程、清潔能源、油氣及礦產資源保障工程等。
分析人士表示,為了控制債務水平,中國政府此前一直通過微刺激來維持經濟增長。最新數據顯示,中國目前的債務水平已經達到gdp總額的兩倍。去年下半年開始,中國已經多次通過slo和mlf于去年向銀行業注資數千億人民幣,更令市場意外的是,中國央行在2013年11月兩年多來首次降息。
來源:騰訊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