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交通部重磅披露攻堅污染防治八項重點任務,提出推進交通科技創新和交通智能化發展,強化綠色交通發展理念,實現交通運輸轉型升級,更好地服務交通強國和美麗中國建設。
交通是空氣污染的主要來源之一,研究表明,在堵車、停車兩大交通場景中,機動車不可避免地處于低速、怠速的行駛狀態,而低速、怠速狀態下的污染物排放量,比常規速度行駛產生更多的污染物排放,比高速行駛則高出數十倍。
值得注意的是,城市中30%的擁堵問題是由停車引起的,也就是說,如果能提高停車效率,減少路面車輛緩速行駛的情況,將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交通污染物的排放,而這也恰恰是此次攻堅污染防治的主要目標之一。
近年來,在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創新科技基礎成長起來的智慧停車,充當著中國發展智慧交通、綠色交通的“排頭兵”、“急先鋒”,不少路內路外停車場通過搭建智慧停車系統,消除停車資源信息不對稱的困境,提供車位預約、導航、監控、反向尋車、電子支付等智能化停車服務,極大地縮減了車主停車的時間,提高停車效率和改善停車體驗,從而間接減少交通污染物的排放。
多地實踐證明,智慧停車建成后,市區內道路車速可提升60%以上,緩堵效果顯著。通過智慧停車app,車主可提前預約,節省找車位的時間,停車場高清電子識別系統快速抬桿,快速進出,不用再停車取卡刷卡,室內導航定位精準,反向尋車、遠程監控、無感支付一步到位,還能快速取證,避免糾紛并降低事故處理難度,整個停車流程一氣呵成,時間成本大大壓縮,尾氣排放大幅減少。
“除了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智慧停車為全國降低機動車污染排放開辟了一條新路徑。”深圳市人大常委經濟工委委員、江西財經大學客座教授、迪蒙智慧交通ceo向雋表示,中國已連續多年穩定世界機動車產銷第一大國,盡管各省市機動車污染防治工作不斷提速,但形勢依舊嚴峻。“智慧停車符合綠色經濟的發展需求,優化城市空氣質量,助力城市打贏藍天保衛戰。”
來源:海峽都市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