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與菁葵投資聯合發布《2014年中國汽車后市場連鎖經營研究報告》。
報告分為消費者及企業調研分析、市場格局分析、未來發展及展望三大部分,為中國汽車后市場連鎖經營企業的發展現狀及前景提供了專業意見。企業調研部分本次共有105家本土汽車后市場的知名企業參與調研。消費者調研分為線上、線下兩大部分,共收集問卷1682份。
汽車后市場包括汽車零配件銷售,汽車用品的銷售,汽車維修、保養、美容、改裝,二手車、租車、汽車保險、汽車金融、汽車電商服務等領域。
該報告認為,中國汽車后市場規模已達6000億,同比去年增長30%,但其中的企業依舊“小而散”,在連鎖、資本、電商和保險四股勢力的影響下,汽車后市場呈現出“群雄逐鹿”的格局,進入野蠻成長階段。
在這個階段,汽車后市場企業只有自身做好產品,穩固團隊,提升經營管理水平和運營效率,才能把握機會更好地利用外部環境,依托連鎖運營提供標準化服務,借力資本做好資源整合,制勝汽車后市場。報告顯示,85%的車主至少半年對汽車進行一次常規保養,常規維保年平均消費達到5279元,同比去年增長50%;隨著平均車齡的增長,預計未來中國汽車后市場年均增速將超過30%,2018年后市場規模有望破萬億。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創業與投資加盟部主任蘇霜表示,汽車后市場目前總體上仍處于群雄逐鹿的階段,市場集中度依然較低,單個企業規模小、散,但行業總體規模持續增長,并顯現出持續加速趨勢;從國際發展經驗來看,連鎖經營是汽車后市場企業發展的主要模式,此次調查中,30%的企業已經通過連鎖經營來擴張市場。報告顯示,6成受訪企業年銷售收入低于千萬,企業年均收入增長率集中在5%-15%;而已達到6000億的汽車后市場規模,為企業發展創造了機會,企業要改變小而散的格局,完善自身“硬件條件”是前提。企業要提供優質產品服務,杜絕不誠信行為,為自身建立信譽保障。同時要注重人才及團隊培養,建立招聘及培訓計劃為人才“造血”。此外,要積極借鑒先進經驗不斷提升現有管理水平和運營效率,擺脫對單一業態的依賴,開展連鎖運營,以“一站式”和“多元化”服務提升消費者黏性,以差異化戰略及細分市場建立自己的品牌標簽。
菁葵投資作為專注汽車后市場的產業股權投資基金,定位于服務成長期的企業,并通過資本和知本兩方面資源,來協助企業實現快速成長。下設菁葵汽車后市場研究院致力于車主(消費者)和汽車后市場企業的深入持續研究,2012-2014年連續三年共同完成及發布“中國汽車后市場連鎖經營研究報告”。
菁葵投資合伙人康炳華先生認為“連鎖、資本、電商和保險這四股勢力共同推動后市場產業整合和模式創新,攪動著市場格局”。調研中發現,2014年后市場服務連鎖業務增長強勁達到25%,遠超汽車金融和汽車保險等板塊,連鎖已成為車主維保及配件購買的第二大渠道,依托連鎖運營實施擴張成為7成受訪企業的選擇,連鎖人員跨行業進駐后市場輸送了運營及管理經驗,以“正規軍打法”為后市場服務的標準化做出了貢獻;資本作為“整合派”涌入后市場,2014年汽車后市場資本投資量保守計算達到70億,借助資本力量整合資源,打通服務鏈條為后市場企業注入了新的活力;電商以“野蠻人”姿態大肆進軍,推動了汽車服務模式創新,改變了后市場思維模式,促使后市場企業壓縮渠道成本,做好服務的透明化;保險企業“險招”不斷,捅出零整比、發動免費保養之戰,這些動作一方面會推動維保價格下降,另一方面也促進了后市場服務的合作整合,連鎖企業在這場風暴中可以更多地搶占資源,勢力微弱的獨立售后如果再不改變,生存會愈加艱難。
本報告還指出,汽車后市場企業在完善硬件后,要積極利用有利的外部資源有機成長。”反壟斷、十部委新政等政策為規范市場秩序、重塑市場格局創造了條件,對于企業而言,在自身商業模式趨向成熟的前提下,借力資本、互聯網等外部資源有機成長,是制勝之道。后市場企業要通過產業延伸帶動商業模式創新,依托資本整合上下游優質資源,復制和拓展成功的商業模式,開展連鎖化運營積極尋求后市場合作機會,從而在瞬息萬變的市場找到自己的定位和話語權。
針對汽車后市場發展,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將于2015年4月9-10日在上海召開“2015中國汽車后市場連鎖發展論壇”,論壇邀請了汽車后市場各領域的企業代表和專家,就當前中國汽車后市場的現狀與趨勢做更深入探討交流。
調研報告主要發現:
1、2014年中國汽車后市場的規模已達到6000億元,同比去年增長20%。調研顯示,85%的車主至少半年對汽車進行一次常規保養,常規維保年平均消費達到5279元,同比去年上漲50%。
2、連鎖汽配超市成為消費者購買汽車用品和配件的第二大渠道,汽配城則迅速萎縮。
3、增加門店數量與開拓新業務是汽車后市場企業的未來發展重點。
其中,41%的企業表示將通過自身力量建設門店,41%的企業希望通過合作聯盟來擴張門店數量,10%希望通過并購方式提高門店數量。
來源:《經濟觀察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