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時報訊 (記者 江濤 通訊員 粵環宣) 記者從廣東省環保廳獲悉,截至7月12日,全省累計已辦結中央環保督察組交辦群眾信訪件4562宗,已責令5146家企業整改,立案處罰企業1473家,擬處罰款8038.3萬元,刑事拘留151人,問責478人。信訪件交辦及辦理具體信息詳見省、市政府及環保部門網站專欄。
案例1 江門市新會區一五金廠違法偷排問題
中央環保督察組向江門交辦案件,反映新會區司前鎮長合村附近有家五金噴粉加工廠,長期從事五金噴涂行業,沒有環評手續和環保設施,長期將廢水、廢氣、粉塵直排。經查,被投訴的五金噴粉加工廠為江門市新會區美諭五金制品有限公司,該企業未辦理環評報批手續。酸洗過程產生的酸霧廢氣、固化爐燃燒廢氣和固化過程有機廢氣未經收集處理直接排放,廢水沉淀池產生的表面處理污泥打包后露天堆放。新會區環保局現場責令該單位立即停止生產。
目前,該單位已停止生產并自行進行清拆。同時,新會區環保局對該單位沒有辦理環境影響評價及報批手續、需要配套建設的環境保護設施未建成、未經驗收或者驗收不合格,建設項目即投入生產或使用的環境違法行為依法立案查處,擬處罰款22萬元。
案例2 湛江廉江市一養鴨場污染水庫問題
群眾向中央第五環境保護督察組投訴稱,廉江市車板鎮大嶺村葉五養鴨場的鴨糞便直接排入大嶺水庫,污染大嶺水庫水源,導致大嶺村民水井無法飲用以及灌溉農作物受污染。經查,被投訴的大嶺村葉五養鴨場租用該水庫的壩一、壩二用于養殖鴨和魚,水庫壩一養鴨約1200只,有鴨棚一間約30平方米;水庫壩二養鴨約3只,有鴨棚一間約30平方米,養鴨場未辦有任何證照、未配套污染防治設施。該鴨場養殖過程中產生鴨糞對水庫造成一定的影響。廉江市已要求該鴨場業主于7月15日前自行拆除;逾期不拆除將實施強制措施。同時做通養殖戶停止在大嶺水庫養殖的思想工作,由養殖戶自行處理鴨只。截至7月5日,該鴨場鴨只已基本清理完畢。
相關報道
落實轉交案件查辦
核實刑事案件77宗
信息時報訊(記者 陳子垤 通訊員 王曉丹 李曉東)記者從廣東省公安廳獲悉,全省公安機關全力做好中央環保督察組轉交案件線索的查辦工作。截至7月10日,相關轉辦案件線索工作已全部完成,全省公安機關共接到轉辦涉嫌刑事犯罪的案件線索252條,涉21市373個廠(點);已核實具備相應證據案件77宗,刑事拘留135人、逮捕33人。
來源:信息時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