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工業信息研究院日前發布了《2013年中國(全口徑)裝備制造業區域競爭力評價報告》。報告顯示,無論是規模實力、還是區域綜合競爭力,無論是全口徑裝備制造業、還是去除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中的投資類產品后,江蘇省都穩居榜首。這也是繼2012年排名后,江蘇省蟬聯桂冠。業內專家認為,區域競爭力評價報告不僅反映了各省市裝備制造業的年度發展水平,更是國家及地方政策變化及裝備行業發展的縮影。據了解,這是自2008年以來,機械工業信息研究院第六次發布中國裝備制造業區域競爭力評價報告。機械工業信息研究院副院長石勇日前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對《報告》要點做了權威解讀。
規模實力江蘇連續居首
中國工業報:在業內人士看來,我國裝備制造業的“地圖”了然于心。那么,在當前機械工業進入中高速增長周期的背景下,從各省市的規模排名變化看,裝備工業的產業布局是否出現了一些變化?
石勇:通常情況下,有裝備制造業與全口徑裝備制造業兩個概念。其中,裝備制造業包括金屬制品業、通用設備制造業、專用設備制造業、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與儀器儀表、文化辦公設備制造業中的投資類產品與部分具有投資消費雙重屬性產品;全口徑裝備制造業包括裝備制造業與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中的投資類產品。
按照全面性、系統性、客觀性與數據可獲性的基本原則,課題組構建了“中國(全口徑)裝備制造業區域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其主要包括規模實力、經濟效益、國際化程度、創新能力4個一級指標與12個二級指標。
從全口徑裝備制造業規模實力看,2013年排在前10位的省市依次是江蘇、廣東、山東、浙江、河南、上海、湖北、遼寧、安徽、四川。從裝備制造業規模實力看,2013年排在前10位的省市依次是江蘇、山東、廣東、浙江、遼寧、河南、安徽、上海、湖北、河北。江蘇省裝備制造業規模實力之所以能夠以絕對優勢連續穩居全國第一,與其健全的產業體系、繁多的產品種類、眾多的重點產業基地、協調的主機企業與配套企業數量比例、強勁的增長活力等密切相關。
“經濟效益”吉林穩居首位
中國工業報:無論是全口徑裝備制造業,還是去除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后,吉林省的裝備制造業“經濟效益”都穩居首位,其“效益”主要來源于哪?是否與地區的產業結構相關?
石勇:從全口徑裝備制造業經濟效益看,2013年排在前10位的省市依次是吉林、山東、上海、江蘇、天津、河南、北京、遼寧、安徽、湖北。從裝備制造業經濟效益看,2013年排在前10位的省市依次是吉林、山東、上海、江蘇、河南、北京、江西、湖北、重慶、遼寧。
在兩組排名中,吉林省、山東省、上海市穩居前3強,課題組認為,其主要原因在于:此三省市汽車制造業在本?。ㄈ趶剑┭b備制造業中占據絕對優勢地位,而汽車制造業經濟效益一貫高出(全口徑)裝備制造業總體水平較多。其中,吉林?。ㄈ趶剑┭b備制造業經濟效益排名均由2012年僅次于山東省的第二名躍居首位,上海市全口徑裝備制造業經濟效益、裝備制造業經濟效益排名分別由2012的第五名、第四名均提升到第三名,更突顯出汽車制造業在拉動(全口徑)裝備制造業經濟效益增長中的重要作用。
創新能力北京居第一
中國工業報:在《報告》的評價體系中,創新能力是一項重要評價指標。從各地排名分析,創新能力主要與哪些要素相關?創新能力強的省份是否存在一些共性的方面?
石勇:從全口徑裝備制造業創新能力看,2013年排在前10位的省市依次是北京、江蘇、浙江、安徽、廣東、上海、山東、四川、陜西、遼寧。從裝備制造業創新能力看,2013年排在前10位的省市依次是北京、江蘇、浙江、廣東、安徽、上海、山東、四川、陜西、遼寧。
從兩組排名看,北京市都無可爭議地以絕對優勢連續穩居各省市第一。課題組認為,之所以北京市(全口徑)裝備制造業創新能力如此過硬,主要源于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擁有數量最多的、相關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等科研力量;二是集聚了全國數量最多的、創新型的、高水平的工程技術研究人員;三是作為大型國有企業的總部集聚地,企業創新能力尤為顯著;四是上述科研機構、研究人員和企業創造了數量最多的專利,尤其是發明專利。
無論全口徑裝備制造業創新能力,還是去除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的裝備制造業創新能力,除了安徽省、廣東省的排名出現互換外,前十強省市均相同,且排序上也相同??梢姡粋€省市(全口徑)裝備制造業創新能力并不容易被其他省市所超越。
綜合競爭力江蘇居第一
中國工業報:綜合競爭力是我們衡量一個地區或一個行業發展最常用的參考指標。我們發現,無論是全口徑裝備制造業、還是去除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中的投資類產品后,江蘇省都穩居榜首。能否解讀一下其獨特的“基因”密碼。
石勇:從全口徑裝備制造業綜合競爭力看,2013年排在前10位的省市依次是江蘇、山東、上海、廣東、浙江、河南、安徽、遼寧、四川、天津。從裝備制造業綜合競爭力看,2013年排在前10位的省市依次是江蘇、山東、廣東、上海、浙江、遼寧、安徽、河南、湖北、北京。
在兩組排名中,江蘇省的綜合競爭力穩居第一。課題組認為,江蘇省裝備制造業綜合競爭力之所以能夠持續位居全國第一,主要得益于其完整的產業體系、競爭力突出的大型企業、充滿活力的廣大中小企業、較強的國際競爭力、過硬的創新能力等方面。
來源:慧聰工程機械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