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新聞中心昨天上午舉行記者會,邀請科技部部長萬鋼就科技改革與發展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在談到“汽車的發動機何時才能用上‘中國心’”時,萬鋼說,“關于汽車發動機,我想提一個最近看到的數字。2014年,中國汽車產銷量達到2372萬輛和2349萬輛,比上年增長了9%以上。2370多萬輛的汽車當中,國產發動機配套達到了2108萬臺。也就是說,國產汽車配套率達到了86%。因為我以前長期在汽車企業中工作過,我們國家的汽車起步比較晚,真正的快速發展也是本世紀初的事情,但是通過自主創新以及國際合作,我們國家的汽車發動機這些年有很大的進展。但是,這也是一個競爭激烈的行業,發動機技術進展很快,技術進步也是日新月異的,而且整車生產單位一般說起來,在配置發動機的時候,也不光是按照技術的要求,也要按照成本、性價比的要求配置最佳資源。所以,我們還得增強自己的創新能力。”
萬鋼稱,有兩項任務需要完成:第一,汽車發動機一定要能夠在節能減排、清潔排放上下大功夫。同時,重點還要放到新能源汽車方面,新能源汽車我國從本世紀初開始研發起步,保有量已經達到12萬輛。其中去年下半年市場開始著力發展,已經達到將近8萬輛的銷售。
在這個市場的形成過程中,我國堅持了核心技術和整車同時開發,現在在電池、電機、電控方面都形成了一定的國際競爭能力。當然,我國還要繼續加強這方面的研發投入,特別是企業這方面的研發投入。同時,還要解決電動汽車在市場推廣上碰到的一些問題,比如裝充電樁,比如快速充電的技術研發,比如在商業模式上的“分時租賃”模式,比如在公車改革上怎么優先使用新能源汽車等,使更多人使用上電動汽車。
綜合競爭力的提升需要科技創新的努力,產學研各單位的科研人員有責無旁貸的責任,要潛心努力,國家應給予大力支持。同時,也需要有企業的努力和我們在商業模式、在產業發展政策、在市場環境的營造方面給予更多的支持。我國的自主創新能力就像一棵成長中的樹木,大家一起來呵護和支持它,去提升它。
來源:新浪新聞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