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拍拍貸首席風險官兼首席數據官、智慧金融研究院院長顧鳴在“第三屆魔鏡杯數據應用大賽”決賽現場宣布,將在2018年底成立智慧金融大學,推動理念和技術的雙輸出。
用什么來拯救“風雨飄搖”的互金行業?
多家頭部平臺給出了答案:科技。
7月24日,拍拍貸首席風險官兼首席數據官、智慧金融研究院院長顧鳴在“第三屆魔鏡杯數據應用大賽”決賽現場宣布,將在2018年底成立智慧金融大學,推動理念和技術的雙輸出。
顧鳴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談到:“未來,拍拍貸將進一步深化ai在業務全流程的應用,智慧金融研究院就是通過以技術賦能金融為支點開啟探索,開拓更多場景的技術應用,從而從根本上提升運營效率。”
對于這項策略的邏輯,顧鳴解釋稱,拍拍貸此前已與一些大型商業銀行在智能催收方面建立了合作,進行技術輸出,但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逐漸發現僅僅是技術的輸出還不夠,傳統需要的是從理念、產品到技術的全方位服務。因此,智慧金融大學要做的就是在完整技術鏈輸出的基礎上,進一步強調理念的革新,將拍拍貸的成功經驗和能力進行系統化全方位輸出,從根本上幫助傳統金融行業更好地發展。
在做金融信息撮合利潤日益微薄的今天,如何應用科技手段在場景中探索更加高效的投入產出是大部分金融科技公司都必須要面臨的一個課題。
除了拍拍貸,剛剛宣布千億估值的京東金融也從不掩蓋其對科技的“執著”。
上周,京東金融副總裁、首席數據科學家、城市計算事業部總經理鄭宇在2018 kdd summer school上,展示了京東無人車、無人機、無人超市等人工智能落地應用,還詳細介紹了大數據與人工智能在城市商業和經濟、智能交通、城市規劃、環境和能源、公共安全、智能政務等城市畫像的應用。
事實上,以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為代表的科技成果的應用不僅僅局限于領域。
西南交通大學教授李天瑞認為,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浪潮正在席卷學術圈和工業界,大量的數據和急切的行業需求,對我們從數據中挖掘知識,并把知識轉化成智能應用的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國際金融報記者 黃希)
來源:和訊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