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樂視賈躍亭跨界全產業鏈布局造車,到格力董小姐入股珠海銀隆鈦酸鋰新能源車,再到馬云上汽合作推出第二款純電動suv等等,一系列造車新勢力的加入,讓本就處于風口浪尖的新能源汽車工業持續熱度不減。
圖表1我國主要(電動汽車)造車新勢力進展
車企名稱
項目進度
首款車型
是否交車
蔚來
已上市銷售
ep9
es8預計年底交車
小鵬
已上市銷售
g3
預計年底交車
威馬汽車
已上市銷售
ex5
暫未有相關信息
奇點汽車
籌備中
is6
暫未有相關信息
云度新能源
已上市銷售
π1
已交車
電咖
已上市銷售
ev10
已交車
正道
籌備中
h
2020年
愛馳汽車
籌備中
u51on
最快年底交付
拜騰
籌備中
概念車
暫未有相關信息
新特
籌備中
dev 1
暫未有相關信息
長江
籌備中
逸酷
商用車輛已交付
零跑
籌備中
s01
暫未有相關信息
合眾
籌備中
e-take
暫未有相關信息
刺猬
品牌發布
思邁爾
暫未有相關信息
國金集團
已上市銷售
gm3
已交車
前途汽車
籌備中
k50
暫未有相關信息
游俠
籌備中
x
暫未有相關信息
樂視ff
籌備中
ff91
暫未有相關信息
綠馳
中部制造基地落戶江西九江
概念車
2019年上市
數據來源:網絡公開資料分析整理
汽車工業發展趨勢
信息技術時代的汽車工業魅力何在?哪些發展趨勢吸引著一個個跨界造車人不斷加入?
第一、電動化
以清潔、環保、節能為發展目標的新能源汽車,無論一段時間內走混合動力路線,還是使用鋰電池、燃料電池、太陽能等走純電動技術路線,追求長續航里程、無大氣污染的目標追求則始終如一。如下圖1、2所示,近些年,世界及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快速增長的產銷數據是這一趨勢的有力證明。
圖表2:2012-2017年全球電動汽車銷量及增長率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分析整理
圖表3:2013-2017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及增長率
數據來源:中國汽車工業協會
第二、智能化。
近幾年,關于汽車自動駕駛、無人駕駛技術上路測試,甚至百度無人駕駛電動車7月量產等新聞一次次刷新著人們對于汽車的認知。究根結底,人類已經不滿足于僅僅將汽車作為一種從一個地方到另外一個地方發生位移的交通工具,作為一個相對固定、密閉的生活空間,未來的汽車,更像是人類的另外一種生活方式,“車輪上的生活方式”或者“天空中的生活方式”,綜合說,即“移動的、智能的生活方式”。正如蘋果創始人喬布斯所設想的概念車icar所預言、設想的那樣,是一種既可以在陸地上以車輪滾動前進的交通工具,也可以是在天空中打開翅膀就能夠翱翔的飛行器。總之,未來的汽車寄托了人類對于更加舒適、自動、便捷、高效出行生活方式的美好憧憬。未來的汽車,可以是陸地天空之間自如切換、自動駕駛、無人駕駛的,也可以是實時聯網互動、社交、甚至娛樂的智能化移動生活空間。
智能化,甚至智慧化,將是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世界及我國汽車工業矢志不渝追求的一個長期甚或終極發展目標。
圖表4:喬布斯icar概念車假想圖
圖片來源:來源于網絡
第三、共享化。
以信息技術不斷加持和護航的汽車工業,作為一種重要的移動生活方式,未來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多元和豐富,伴隨生活半徑的移動和拓展,異地用車需求只會有增無減,以分時汽車租賃為代表的共享出行方式將成為常態。國內眾多的共享汽車服務公司,以行業龍頭滴滴為例,據報道滴滴正在籌備共享汽車業務,預計在今年上半年上線分時租賃服務。相信不久的將來,滴滴出行在海外多地布局,甚或美國的老牌共享汽車服務運營商zipcar走進我國布局設點,都不會是遙不可及的事。
再從傳統車企、互聯網企業等各方對于共享出行的投資熱度來看,未來共享汽車將是人們生活的一種重要補充出行方式。
圖表5:國外車企共享汽車領域布局(部分)
車業
合作方
概況
豐田
uber
在與現有平臺的合作方面,豐田與uber展開戰略合作,為共享和移動互聯業務布局
大眾
gett
大眾去年5月向以色列共享出行平臺gett投資3億美元,開啟共享出行服務
福特
zipcar
福特聯手zipcar,自2011年起陸續推出一系列共享出行服務項目
通用
sidecar等
通用先于2011年向共享汽車服務平臺relayrides投資300萬美元,后又以5億美元注資lyft,合作共享出行及無人駕駛技術,之后又于去年1月出資收購共享乘車服務商sidecar
寶馬
ride cell
2017年4月,寶馬同共享汽車服務提供商ride cell在西雅圖合作推出汽車共享服務reach now,呼應其在歐洲的drive now
數據來源:網絡公開資料
圖表6:國內主要共享汽車玩家(信息截止2018年5月底)
企業名稱
所在地
成立時間
投放車輛
主要投資方
立刻出行
北京
2017年5月
油電混動、新能源車
螞蟻金服領投、君聯資本、藍馳創投、險峰長青跟投
togo途歌
北京
2015年7月
以燃油車為主
海益得凱欣基金領投、海納亞洲創投基金、真格跟投
芒果出行
深圳
2017年2月
新能源車
文信集團
gofun
北京
2015年8月
燃油車、新能源車
大眾資本、奇瑞汽車
ponycar
深圳
2016年12月
新能源車
華夏幸福領投
小二租車
海口
2014年12月
新能源車
知合出行
盼達用車
重慶
2016年12月
新能源車
力帆集團
巴歌出行
北京
2015年12月
新能源車
xvc創投
大道用車
北京
2017年10月
新能源車為主
貝塔斯曼亞洲投資基金領投,火山石資本、紅杉資本中國、百度風投
駕唄
深圳
2015年7月
新能源車
蘇大天宮創投領投、嘉鑫控股跟投
易開出行
蕪湖
2016年3月
新能源車
中國恒天
有車出行
北京
2016年12月
新能源車
蔚來資本領投
一步用車
鄭州
2016年6月
新能源車
多氟多集團
一度用車
北京
2015年5月
新能源車
國軒集團領投、中華創新基金會跟投
小明出行
安徽
2017年7月
新能源車
多氟多集團
evcard
成都
2013年7月
主推地續航小型純電動
中國財險、太平洋保險、中華財險
car2go
北京
2015年2月
燃油車
戴姆勒
神州icar
北京
2018年1月
燃油車
京魚出行
北京
2016年11月
新能源車
金沙江聯合資本、水木資本
美團租車
北京
2017年11月
燃油車
首汽約車
凹凸共享租車
上海
2013年7月
燃油車、新能源車
摩拜共享汽車
北京
2018年1月
新能源電動汽車
數據來源:網絡公開資料
結合以上信息技術、新能源等技術對汽車工業發展趨勢所產生的影響及變革看出,技術對產業的賦能,從來都不只是邊邊角角的簡單修補,從產業發展角度看,更像是一個結合了研發設計、生產方式,甚至商業模式等的綜合賦能。
從對現代生產生活產生重大影響的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3d打印、虛擬現實等主要技術角度看制造業的技術賦能,則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第一、3d打印等技術賦予制造業柔性。
am技術(即增材制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俗稱3d打印,是一種通過結合計算機輔助設計、材料加工與成形技術,以數字模型文件為基礎,通過軟件與數控系統將專用的金屬材料、非金屬材料以及醫用生物材料等,按照擠壓、燒結、熔融、光固化、噴射等方式逐層堆積,制造出實體物品的制造技術。與傳統的、對原材料去除-切削、組裝的加工模式不同,是一種“自下而上”通過材料累加的制造方法。在打破傳統生產制造工藝及流程限制的基礎上,使得裝配式、一體化等柔性生產制造成為可能,不但極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更重要的是賦予了制造業柔性,產品及生產制造過程的可塑性、便捷性大大提升,生產成本尤其是原材料成本則大大降低。
圖表7:3d打印(增材制造)原理簡析
圖片來源:網絡公開資料
近二十多年來,am技術取得了快速發展,“快速原型制造(rapid prototyping)”、“三維打印(3d printing )”、“實體自由制造(solid free-form fabrication)”之類各異的叫法,從不同側面反映了這一技術賦予制造業更多柔性的特點。數字化制造的個性化、快捷性和低成本不但能夠更快地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對于網絡協同制造時代個性化、小批量定制的生產需求也能夠很好的滿足、適應。
第二、信息技術賦予制造業智能。
信息獲取、傳遞、存儲、加工及標準化等傳統信息技術,結合移動互聯網、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使得制造業逐漸從自動化、信息化,向互聯化、智能化發展過度。
以信息技術賦予制造業生產過程的智能為例,信息技術的改造及賦能可以涵蓋整個價值鏈的智能化,包括研發設計、工藝規劃、生產制造、物流管控、服務決策等各個環節。如通過數字化建模與生產仿真實現研發設計智能,以基于智能裝備的先進制造技術及其創新應用達成智能生產新模式,以軟硬件結合實現數字化車間物流與倉儲建設,結合企業大數據平臺及大數據挖掘及分析管理系統,實現pdm(產品數據管理系統)、mes(制造執行系統)、wms(物流執行系統)及質量管理系統(qms)等生產管理軟件的系統集成,實現生產管理的智能等。
第三、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賦予未來制造業智慧。
近年來,人工智能、大數據、虛擬現實等技術的綜合運用,有望賦予未來制造業智慧。尤其是人工智能技術,通過機器學習、語言識別、圖像識別、自然語言處理、人機交互、專家系統等智慧互動技術,將賦予未來制造業更多人類的智慧特性,如思維判斷及邏輯推理等數據計算能力,結合人類特有的情感交互等特性,實現未來制造業自組織、自適應、自反饋的智慧交互。
結束語
來源:網絡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