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廣西經濟管理干部學院食堂以理由是打包飯菜,不利學生健康,會引起環境污染為由,不再允許學生用塑料制品打包,也不向自帶塑料袋的就餐者售賣食品,法治專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首先,涉嫌逾越法律邊界。“禁塑”是指禁止生產、銷售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和塑料餐具。也就是說,倘若學生使用的是可降解餐盒,校方并沒有權力禁止。而廣西經干院卻對所有塑料袋和一次性泡沫飯盒一刀切禁止。顯然,這有打擊面過大,亂作為之嫌。
其次,沒收學生餐盒,逾越了管理邊界。強制“禁塑”是執法部門的事,廣西經干院并沒有相應的執法權。因此,學校為了禁塑,沒收學生餐盒、食品,逾越了管理邊界(盡管這也是為學生好),并不可取。
“禁塑”雖好,但也不能我行我素。校方更該在“禁塑”上,虛心傾聽學生的訴求和當前的不便,并對越界的“禁塑令”作出適當調整,以便找到“禁塑”的最大公約數。
對此,學生也認為,“學校的出發點是好的,也是為了減少污染,保護環境。但餐桌位置那么少,全校學生有好幾千,吃飯太擁擠了,有點不近人情。”
應該說,“禁塑”本身無可爭議。無論是廣西經干院的管理者,還是在校大學生,都舉雙手歡迎。畢竟,“白色污染”不僅危害人類身體健康,而且給環境造成難以彌合的創傷。但廣西經干院禁止向學生提供塑料袋和一次性泡沫飯盒,且學生自帶用塑料袋打包的食品,管理人員予以強制沒收的做法,卻明顯越了界。
來源:慧聰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