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份,美國商務部發布了對華乘用及輕卡輪胎反傾銷初裁結果,認定中國輸美有關輪胎存在傾銷行為。同時,美國商務部公布了傾銷及補貼合并有效初裁稅率,作為受影響較大的輪胎大省,山東省涉案輪胎企業稅率從32.5%至169.28%不等。
據悉,“雙反”被征收稅率較高的山東永盛輪胎公司已關掉大部分生產線,主要依賴出口的山東德瑞寶輪胎公司已全部停產,進入破產程序。
山東永泰集團有限公司面對美國“雙反”,輪胎出口量及銷售收入出現下降。該公司經理黃連英表示:“自去年9月份到公布初裁稅率,公司對美國市場的半鋼胎出口降低15%左右,單月出口量平均減少5萬條。”
據山東省商務廳及海關數據,山東省輪胎產量近50%出口,出口產品中的40%左右銷往到美國。去年,山東省輪胎出口88.55億美元,同比增長僅2.7%,增幅比2013年下降了2.3%。盡管山東輪胎近年來質量上有所提高,但與國外輪胎巨頭相比,品牌知名度仍然不夠,競爭力仍顯不足。
山東省橡膠協會會長張洪民表示:“檢測方面,(中國產品)與米其林、普利司通的指標差距不大,但是我們的價格,市場銷售價格,是它們的二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我覺得主要是輸在品牌的知名度上。”
為規避美國“雙反”的沖擊,山東各輪胎企業積極應對,除提高產品質量外,向國外轉移產能的步伐也正在加快。業內人士認為,輪胎行業應加強品牌建設,通過品牌建設提升產品知名度;同時要合理控制產能,推進綠色生產。?
來源:齊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