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德國柏林,大眾汽車集團(中國)分別與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中國一汽”)和國汽(北京)智能網聯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簽署兩份諒解備忘錄。大眾將與中國一汽共同成立兩家新的合資企業,專注發展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充電相關服務,以及智能網聯汽車服務。與此同時,大眾與國汽達成合作意向,共同開發符合中國市場需求的智能化技術,探索行業標準,推動智能網聯與自動駕駛技術的進一步發展。
大眾汽車集團及大眾汽車品牌管理董事會主席迪斯博士表示:“未來的汽車將不僅是電動化的,還將會互通互聯,并搭載自動駕駛功能。這將有助于避免交通事故,減緩交通擁堵,大幅度降低尾氣排放。”
迪斯博士
中國銷量占大眾品牌全球銷量半壁江山
中國是大眾在全球最重要的市場。據報道,2017年,大眾品牌全球銷量623萬輛,其中,中國市場銷售318萬輛,占總銷量的51%。中國市場的強勁增長,成功抵消了大眾2017年在歐洲市場銷量的下滑,可以說,中國市場已成為大眾的第一支柱。
在中國市場,大眾汽車是不可超越的存在,每年整車銷量都在各跨國車企巨頭中遙遙領先。目前,大眾在中國有三家整車合資企業,包括兩家傳統燃油車生產企業上汽大眾、一汽-大眾,以及1家純電動乘用車生產企業江淮大眾。而大眾此次與中國一汽成立的兩家合資企業,主要專注發展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充電相關服務,以及智能網聯汽車服務。“新四化”是汽車未來發展的風口,這“四化”包括電動化、智能化、互聯化、共享化。大眾此次在柏林與中國一汽、國汽簽署的諒解備忘錄,就涉及了前面的“三化”。
大眾與中國一汽此前合作良好,雙方合資的整車企業一汽-大眾,其旗下的大眾品牌在沒有一款suv產品的情況下,去年全年仍然銷售140.5萬輛,同比增長6.8%,超額完成2017年制定的140萬輛的銷量目標。大眾與中國一汽的此次簽約,象征著雙方合作關系進一步深化。
“充電”、“電池”成為合作關鍵詞
根據備忘錄透露的內容,雙方將圍繞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和充電相關的服務,提供家庭充電、公共及半公共充電、充電數據服務和電池再利用管理等方案。同時,雙方還將提供創新的智能網聯服務和一流的數字化客戶體驗服務,為客戶提供全面的電動出行解決方案。
業內分析,大眾此次與中國一汽的合作,是大眾在電動汽車領域的一次重大突破,“充電”、“電池”成為其中最重要的關鍵詞。
“五年后,所有大眾汽車產品都將實現智能互聯,大部分都將是電動汽車,并且在一些限定區域啟動了全自動駕駛項目。”大眾汽車集團管理董事會成員、大眾汽車集團(中國)總裁兼ceo海茲曼在今年北京車展成談及大眾汽車五年后發展規劃,將落實到為中國市場提供領先的移動出行解決方案。
根據其電動化戰略“roadmap e”,到2020年,大眾汽車集團將在華推出15款本土生產的新能源車型,到2025年,將推出共計約40款新能源車型。為支持電動汽車進程加速本土化生產,大眾汽車集團在全球范圍內針對電動車及新型出行領域投資340億歐元;在2022年前,與中國合資企業伙伴共同有150億歐元用于電動汽車業務、自動駕駛、數字化、以及全新移動出行服務項目的推進。到2025年,大眾汽車集團與合資企業伙伴在電動汽車的產業化領域共同投資100億歐元。
來源:網絡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