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江西贛州市以實施新的《中小企業促進法》為契機,以實現“主攻工業,三年翻番”為目標,集聚各方優勢,多措并舉,助力中小微企業高質量發展。
服務平臺強示范
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是以服務社會各類中小企業為宗旨,以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為目的,為中小企業的創業創新和發展提供多層次、多渠道、多功能、全方位服務的社會化公共服務網絡,具有示范作用的服務平臺。
在章貢高新區,贛州科睿特軟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獲批國家級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為契機,以自主研發平臺為基礎,依托大數據云計算中心,深入破解企業信息化難點,力爭服務平臺的規劃更加合理,特色更加突出,功能更加完善,為中小微企業轉型發展提供有力保障。這是該市推進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建設的一個縮影。
為打造引領示范性平臺,2015年4月該市組建了贛州市中小微企業服務中心,助力推動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全覆蓋。通過3年來不斷完善平臺服務內容,提升服務質量,該中心已成為全省規模最大、服務功能最全、服務水平最好、服務能力最強的省級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
平臺圍繞重點,注重實效,全方位服務中小企業轉型升級。圍繞企業政策法規提供政務信息服務,推動中小企業規范發展,做大做強企業;圍繞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提供融資擔保服務,推動中小企業加快發展,增強投資自信心;圍繞企業轉型升級提供技術創新服務,推動中小企業產品制造向中高端發展,增強產品核心競爭力;圍繞提升企業信息化管理水平提供創業輔導服務,推動中小企業管理創新,做實發展戰略定位;圍繞企業產品市場化占有水平提供交流合作服務,推動中小企業參與國內外交流與合作,提升產品品牌形象。
“雙創”基地活主體
位于贛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金嶺科技園的贛州市小微企業創業孵化基地,是目前該市惟一一家被工信部認定的國家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該基地自2009年8月創建以來,積極為入駐企業提供基礎服務、創業輔導服務、技術服務、投融資服務、人員培訓服務、信息服務、市場營銷服務、管理咨詢服務、專業服務等創業服務。目前,基地入駐企業53戶。
缺場地是創業難的一個重要制約因素。為夯實基地建設,給小微企業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開放式的綜合服務,該市依據基礎設施完備、運營管理規范、商業模式清晰、創新鏈完整、產業鏈協同、服務功能齊全、服務業績突出、社會公信度高、示范帶動作用強等特點,進一步加快了創業創新示范基地的建設力度,通過集聚投資、輔導、培訓、咨詢等服務資源為創業企業提供優質的、全面的創業服務,提高了創業成功率。
贛州國際企業中心是一家以培育中小企業為核心先導,依托具有獨立知識產權的“云科技共享中心”,致力于建設一個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生態型的總部經濟產業園。園區建立了商務政策對接、金融創新、“互聯網+”、公共檢驗檢測、創業導師團、共享配套、知識產權轉化、企業文化建設等八大服務平臺,讓企業需求在園區內可以一站式解決。同時,還為入駐的初創型企業及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供信息查詢、創業輔導、創新支持等方面的專業服務。自2014年底正式運營以來,園區已入駐企業130家,并匯聚了多家具有代表性的科技企業、金融企業和電商企業,搭建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良好平臺。截至目前,該市擁有市級以上創業創新示范基地30家,“雙創”基地實現全市全覆蓋。
今后,該市將進一步營造小微企業創業創新發展的良好環境,引導和支持各類符合條件的服務小微企業創業創新的創業基地、創業園、孵化器、產業集聚區中的園中園、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大學科技園、行業龍頭骨干企業設立的面向小微企業的創業創新基地,按照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理念發展,建成一批基礎設施完備、綜合服務規范、示范帶動作用強的“雙創”示范基地,推進中小企業創業創新雙受益。
融資對接解難題
為解決該市中小微企業融資難題和銀企雙方信息不對稱問題,當地政府高度重視,每年組織一次大型的中小微企業融資對接簽約活動。
在推進中小企業發展的過程中,金融機構以強化服務為抓手,播灑“及時雨”,把支持企業發展當成“自家事”“份內活”,積極探索開發符合中小企業特點的金融創新產品,實行“一企一策”“量身定做”,提高中小企業成功獲貸概率。政府部門以金融環境建設為重點,打造“生態鏈”,打通各自領域的企業信息渠道,為金融機構獲得企業信用信息提供可靠安全的渠道,解決銀企之間信息空缺、信息不對稱等問題,并不斷完善對接平臺和體系建設,為中小企業融資提供良好的金融環境。
“小微信貸通”“創業信貸通”是該市發揮財政杠桿作用,按照財政保證金放大5~8倍撬動銀行貸款為中小微企業提供無抵押、無擔保、低利率的融資支持,為企業發展構建從初創、成長到壯大的立體化融資服務體系。
成長工程促轉型
為促進中小企業結構優化、產業升級、動能轉換和提質增效,進一步培育創新動能。該市堅持每年推動實施中小企業成長工程,在全市遴選家有市場、有效益、有信譽,且成長性高的工業中小企業,聚焦要素和服務資源進行重點培育,確保全市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00家。
為推動企業創新,支持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之路,打造一批產業配套能力強、細分市場領先、知名度和影響力大、技術水平和創新程度高的“小巨人”和“隱形冠軍”企業,引導中小企業采用先進適用的管理理念、方法和模式,內部挖潛、降本增效、開源節流,實施精益管理,促進企業快速成長。該市從財政年度預算安排的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中,對認定為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省級專業化“小巨人”企業,以及國家、省、市認定的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和“雙創”示范基地給予一定的資金獎補。同時,還通過自主創辦的公益性培訓載體———贛州創業大學的創業創新培訓,舉辦“個升企”、創新管理和中小企業高管研修班等形式,培訓中小微企業經營管理人員,推動一批個體工商戶轉型升級。
來源:中國工業新聞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