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廚具網
    手機版    二維碼   標簽云  廚具企業大全

我國鋼鐵工業的發展歷程與思考

2024-05-15 00:08:35 來源: 作者/編輯: 瀏覽次數:2480 手機訪問 使用手機“掃一掃”以下二維碼,即可分享本文到“朋友圈”中。

2015年7月10日,中央新聞紀錄電影制片廠(集團)和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聯合攝制的大型高清紀錄片《大國鋼鐵》攝制組,對國家發展改革委原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原局長張國寶進行了專訪,張國寶還受聘擔任了《大國鋼鐵》紀錄片的顧問。

張國寶曾分管工業,參與了很多重大鋼鐵項目的決策、審批、驗收工作,在推進鋼鐵重大裝備國產化方面傾注了很多心血。許多鋼鐵重大項目的建設都發生在這一時期,同時,他是許多鋼鐵重大項目建設的見證人,與鋼鐵行業結下深厚情緣。

作為親歷人,張國寶講述了其經辦的寶鋼二、三期建設、首鋼搬遷、鞍鋼西區和鲅魚圈鋼鐵項目、馬鋼新區、邯鋼新區、太鋼不銹、酒鋼不銹、包鋼、攀鋼、東北特鋼,以及寶鋼重組廣東鋼鐵工業,決策寶鋼湛江項目、武鋼防城港項目等重大項目,以及推進裝備國產化背后鮮為人知的故事,并對我國鋼鐵工業結構調整、創新驅動、化解產能過剩、“走出去”等重大問題提出了深入見解和思考。

本文根據對張國寶的專訪整理而成,本期《中國冶金報》特刊登此文,希望沿著我國鋼鐵工業的崛起軌跡,展望未來的發展空間和內涵。

回顧我國鋼鐵工業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發展,僅從粗鋼產量指標就可以看出其發展速度之快:1996年粗鋼年產量突破1億噸,2003年突破2億噸,以后大約每兩年增加1億噸,2014年粗鋼產量達到8.23億噸。而在鋼鐵工業發展歷史上,只有美國、前蘇聯、日本鋼產量曾達到年產1億噸以上,但也沒有達到2億噸。快速發展的同時,我國鋼鐵工業目前也面臨產能嚴重過剩等一系列重大挑戰。我曾經參與多個鋼鐵相關項目的決策、審批工作,對我國鋼鐵工業有很深的感情。我認為,回顧我國鋼鐵工業發展歷程,有很多重大問題值得去認真思考。

大國崛起,鋼鐵工業功不可沒

雖然,近年來,互聯網等新興產業和虛擬經濟發展迅速,成為朝陽產業,而鋼鐵等傳統產業似乎成了夕陽產業。但鋼鐵就像糧食一樣,并不因為新興產業發展變得可有可無,相反,鋼鐵和糧食雖不是新興產業,卻是常青產業,任何時候都離不了,鋼鐵仍然是國民經濟發展中最重要的基礎原材料。我國鋼鐵工業為支撐國民經濟快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新中國成立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工業持續快速發展,建成了門類齊全、獨立完整的產業體系。毋庸置疑,我國已經成為制造業大國,這有力推動了我國工業化和現代化的進程,顯著增強了綜合國力,支撐了世界大國的地位。必須看到,我國成為制造業大國,鋼鐵工業功不可沒,鋼鐵工業對國防工業、石油工業、造船工業、建筑業、裝備制造業等都起到了很大的支撐與推動作用。

如果沒有鋼鐵工業的支撐,我國造船工業不可能在全球占到那么大的比重。

2003年,我給中央領導寫報告,建議把中國建成世界第一造船大國。2010年,我國船舶完工量達到6560萬載重噸,占世界造船市場完工量的43.6%,全球第一。而1975年,我國造船工業和韓國在全球的比重僅各占1%,日本占50%,歐洲占43%。

當然,從技術含量上看,我國造船工業目前與韓國仍有差距,但如果按照技術含量折合成修正總噸計算,我國目前已超過了韓國,這拉動了很多鋼鐵消費。如果我國沒有如此強大的造船能力,航空母艦、導彈驅逐艦就無從談起。這些都與鋼鐵工業密不可分。

據了解,21世紀的前15年內,我國生產了約70億噸鋼。沒有這70億噸鋼,哪能建起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縱橫交錯的鐵路和高速公路?鋼鐵如同堅硬的骨骼一般,強力支撐著我國的崛起。

毛澤東主席的一個重要強國夢就是要建設強大的鋼鐵工業,那個時期提出了以鋼為綱、鋼鐵元帥升帳、鞍鋼憲法等口號。1958年的“大躍進”主要內容也是為達到年產1070萬噸鋼而奮斗,在全國掀起大煉鋼鐵運動,在這個過程中,由于未按經濟規律辦事,也造成很多損失。

毛主席為什么那么重視鋼鐵工業?因為鋼鐵是工業化的基礎,是實現中華民族強國夢的基礎。中國在近代史上受盡屈辱,一個重要原因是我們科學技術落后,沒有現代工業。鴉片戰爭失敗后,有識之士搞洋務運動,張之洞創立漢陽鐵廠,才建立起非常弱小的鋼鐵產業。抗日戰爭8年期間,日本本土年均鋼產量達到500多萬噸,而中國年均只有約5000噸,日本鋼鐵產量是中國的1000倍左右,再加上其機械加工能力已經很強,可以生產航母和零式戰斗機,中國人民是拿血肉之軀與日本侵略者作戰,因為我國的槍炮子彈等武器裝備和物資條件根本無法與日本相比。所以當時毛主席要發展鋼鐵工業,是有道理的。1949年新中國成立時,我國只有15.8萬噸鋼;1958年我們的口號是1070萬噸鋼,那時我還在上中學,也參與了大煉鋼鐵,去造小高爐,辦耐火磚廠,在敲鐵礦石時鐵礦砸在手上留下來的疤痕現在仍有。但1958年真的砸鍋賣鐵也沒達到1070萬噸這個數,到了1959年才達到1300萬噸,其中有些是小高爐煉出來的,屬于不合格產品。之后的20年,鋼鐵業發展緩慢,在建設寶鋼前,全國鋼產量不到3000萬噸。通過改革開放,寶鋼建設投產,我國鋼鐵工業的質和量才迅速提高。裝備技術水平上了一個大臺階,成長為世界第一生產大國,鋼鐵工業隨著時代的變遷在不斷調整和進步。

寶鋼建設,我國鋼鐵工業的里程碑

改革開放以后,我國鋼鐵工業最大的事件就是寶鋼的建設,可以說寶鋼的建成投產不僅使我國鋼鐵工業,而且使工業的綜合實力上了一個大臺階。

我曾擔任寶鋼三期工程國家驗收委員會主任。寶鋼一共建了22年,1978年開始建設,中間停了一段,后來又恢復建設,總共分三期。第三期投入最后決算是620億元,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最大的工業投資項目。

我始終認為,寶鋼建設在我國現代化建設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過程也非常不易。20世紀80年代,當寶鋼建設暫停時,日本的設備供應公司要求中國賠償,而中國企業認為日本公司要求賠償不夠友好,所以寶鋼恢復建設時就“敲打”日本,把2050毫米熱連軋機改訂德國設備,大概4億美元,這可是一個不小的訂單。后來,日本派了一個龐大的代表團來到北京商談此事。由于我會日語,便給當時國家計委負責此項工作的趙東宛副主任當翻譯。日本方面向我們道歉,請求給日本一個機會。我們把這個情況整理了一個報告報給中央,畢竟日本新日鐵曾幫助我國建設寶鋼。中央綜合考慮后訂購了日本神戶制鋼的1900毫米板坯連鑄機,而2050毫米熱軋機和2030毫米冷軋機都是德國的設備。

寶鋼建設為我國鋼鐵裝備國產化提供了很好的依托工程。寶鋼一期所有核心設備基本都是進口的,只有約12%的邊角結構件是國產的;到二期時,改為合作制造,國產化率大大提高;到第三期,設備國產化率達到80%。有了寶鋼的經驗,后來像包鋼改造、攀鋼改造、曹妃甸的建設等,我國鋼鐵設備基本上實現了國產化。鋼鐵工業整體水平趕上了國際先進水平。

裝備升級,我國鋼鐵工業迎頭趕上

我國鋼鐵裝備在不斷進步。在20世紀七八十年代,鋼鐵工人的典型形象就是戴鴨舌帽、拿大鐵釬、帶防護鏡,在煉鋼平爐前操作,鋼花四濺,感覺非常光榮。事實上,那都是落后的平爐,工作條件非常艱苦,能耗高、效率低、質量差。我任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期間還有大量平爐存在,原冶金部提出來應淘汰落后設備,我們積極推動,平爐、300立方米以下高爐、30噸以下轉爐等已逐步被淘汰,代之以4000立方米甚至5000立方米高爐、板坯連鑄連軋、精煉爐等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設備。在改革開放初期,我國連小方坯連鑄機都不能生產,需要從國外引進設備和技術;礦山設備也極其落后,最大只能生產4立方米挖掘機,電動輪車還不能生產。而現在,56立方米大電鏟和320噸電動輪車都已被生產出來。在20世紀八十年代列入國務院重大裝備辦攻關的十二大成套裝備中,有一套半與鋼鐵工業有關:一套是寶鋼成套裝備,包括2050毫米熱連軋機、1900毫米板坯連鑄機、2030毫米冷軋機等;另一套是千萬噸級露天礦成套設備,我把它稱為“半套”是因為千萬噸級露天礦成套設備還可用于煤礦、有色金屬礦,該設備攻關的主要內容是16立方米、23立方米電鏟,108噸、154噸電動輪車。

自寶鋼開始建設以來,我國的冶金裝備不斷創新,制造能力不斷增強。世界最強的冶金設備設計制造企業德國西馬克、德馬克公司設計的軋機大部分也是分包給中國的一重等企業生產。我們還嘗試了一些先進工藝和設備。例如太原尖山鐵礦是中國第一個采用管道運輸的,隨后在云南大紅山也采用了。先進裝備對提升我國鋼鐵工業技術水平非常重要。正是有了先進裝備,才帶來勞動生產率提高,能耗、物耗大幅度下降,才能提高產品的質量,研發先進技術和產品。現在,中國鋼材綜合價格指數在能源價格、原材料價格、人工成本大幅度提高了的情況下也只有1994年的60%,如果沒有先進的技術和裝備,很多企業根本無法支撐下來。

結構調整,關乎企業生死存亡

關于我國鋼鐵工業的結構調整,我經歷過幾個大的鋼鐵企業重組和建設事件,雖然過程曲折,卻值得我們借鑒和思考。

中國鋼鐵工業以前基本上都是依托大城市發展起來的,而且主要集中在省會城市。隨著城市功能不斷拓展,鋼鐵廠成為城市的污染源之一,對當地環境影響很大。例如首鋼,之前的位置上風上水,早期北京的霧霾雖還沒有像今天這樣受到廣泛關注,但北京用水已經頗為緊張,首鋼對北京環境有很大影響,因此,國家希望進行調整,首次提出首鋼搬遷問題。

首鋼是我國最早進入年產千萬噸級鋼的企業之一,無論從政治、經濟,還是從技術上看,在我國鋼鐵工業發展史上都具有很重要的地位,想把這樣歷史悠久的鋼廠搬離北京,難度可想而知。此外,首鋼還涉及約10萬人的就業和北京市20億元的稅收,因此,在很多方面大家認識并不一致。我建議搬遷,我提議首鋼總部和科研銷售這些無污染的部門可以繼續留在北京,有些裝備制造也可以不動,以減少搬遷的難度。主要搬走高爐煉鐵、轉爐煉鋼這些污染較大的環節。但是,當時由于各種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

 
本條標題:我國鋼鐵工業的發展歷程與思考
本條信息網址:
文本助手 資訊搜索 分享好友 打印本文 關閉窗口
閱讀關鍵詞
  • 手機瀏覽本文

    手機應用中掃描本文二維碼,即可瀏覽本文或分享到您的社交網絡中。

  • 微信公眾號

    掃描二維碼,關注中華廚具網微信公眾號,實時了解行業最新動態。

版權/免責聲明:
一、本文圖片及內容來自網絡,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如涉及各類版權問題請聯系及時刪除。
二、凡注明稿件來源的內容均為轉載稿或由企業用戶注冊發布,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轉載稿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聯系我們,同時對于用戶評論等信息,本網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三、轉載本站原創文章請注明來源:中華廚具網

0相關評論
今日熱點文章更多
品牌聚焦更多
推薦品牌更多
熱門頻道
關閉廣告
合作伙伴:
中華廚具網 魯ICP備2021046805號         魯公網安備 37162502000363號 (c)2018-2025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投資有風險 加盟需謹慎
關閉廣告
關閉廣告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婷婷久久五月天| 国产激情久久久久影院|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久久久| 久久人人妻人人爽人人爽| 日本道色综合久久影院| 久久久久久久久66精品片| 久久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影视综合亚洲| 久久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老狼 | 久久综合色老色| 国产精品久久久香蕉|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综合网 |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秋霞2|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软件 | 99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婷婷|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婷婷软件| 亚洲中文精品久久久久久不卡|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国产盗摄| 久久综合香蕉国产蜜臀AV| 思思久久99热只有频精品66|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 99久久99久久精品国产片| 国产99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国产精品99精品国产| 麻豆AV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亚洲| 亚洲午夜无码AV毛片久久| 青草久久久国产线免观| 性做久久久久久免费观看| 久久青青草原亚洲av无码|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WWW久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高清精品线久久| 亚洲乱码日产精品a级毛片久久| 久久久人妻精品无码一区| 欧美国产精品久久高清|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软件| 99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香|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久久|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