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東海島,由幾億年前地球火山噴發造地而成,擁有天然深水良港,與陸地跨海大橋相連接;幾百年來,這里的人過著日落而息,日出而作,結網捕魚的田園生活,在工業文明到來的時候,他們落伍了,他們迫切希望改變這一切。
今天,一條鋼鐵巨龍在中國大陸的最南端騰躍而起。寶鋼湛江鋼鐵項目作為湛江市的“頭號工程”,始終牽動著全市人民的心,寄托著全市人民的愿望,也承載著湛江崛起的重任。歷經37年磨礪,1號高爐今天終于點火,湛江的“鋼鐵夢”圓了!
轉型之機??
尋找一個載體,再造一個寶鋼
湛江,舊稱“廣州灣”,位于中國陸地最南端雷州半島,地處粵桂瓊三省區交匯之處,是中國大陸通往東南亞、歐洲、非洲和大洋洲航程最短的港口城市,是我國漢代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也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支點城市。建設現代化大型鋼鐵項目條件得天獨厚。
遠在2000公里之外的上海,經過30多年的發展,寶鋼上海基地已形成1600多萬噸的產能規模和業界領先的盈利能力,這個鋼鐵巨無霸也有一個夢想:尋找一個載體,再造一個寶鋼,一是展現中國鋼鐵業界的能力,二是展現整個國家改革開放的成果。
“鋼鐵產能雖然過剩,但不能因噎廢食。寶鋼要‘二次創業’,中國鋼鐵工業要有國際競爭力,湛江鋼鐵基地是必須要建的。這是寶鋼的使命。”寶鋼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湛江鋼鐵有限公司董事長、湛江鋼鐵工程指揮部總指揮趙周禮反復強調。
兩座本無交集的城市因為同一個“鋼鐵夢”產生了交集,自1978年國家把湛江作為大型鋼鐵廠選址的主要對象以來,黨和國家多位領導人親臨湛江考察指導,提出戰略指導意見。國家發改委、工信部、國資委、海洋局等部委也給予了大力支持,為推動鋼鐵項目落戶建設,歷屆省委、省政府領導都給予了極大關懷和支持。
隨著我省振興東西北地區的戰略發展,省委省政府將一批重大項目布局湛江。省委書記胡春華一到廣東工作,就把寶鋼湛江鋼鐵項目建設作為重要大事,親自推動……
時間很快來到了2015年9月25日,這對湛江這座滿懷雄心壯志的城市而言是里程碑式的一天。
今天,由各級領導、嘉賓、建設者、東海島村民組成的40人方陣,將手持火炬為1號高爐點火,湛江“鋼鐵夢”圓了。這是一個年產1000萬噸精品鋼材的航母項目,這是一個生態環保碳鋼綠色項目,這是一個開啟湛江大工業時代引擎的項目。
理念之變??
投資額減少了,利潤率增加了
伴隨著湛江“鋼鐵夢”的踐行,有一個大背景無法忽略,鋼鐵業高增長、高盈利時代已經終結,建設新的鋼廠耗資巨大,要盡快盈利絕非易事。
“我們通過運營模擬認為,湛江鋼鐵公司投產后可以做到前三年現金流不負,第三年實現盈利;達產后噸鋼利潤水平可以平齊或超出寶鋼股份同類產品。屆時,湛江鋼鐵將擁有全球最高的效率和競爭力!”趙周禮說。
湛江鋼鐵項目開始計劃投資的是690億元,不過,優化后最終一期靜態總投資415億元,降低投資達275億元之巨!趙周禮說:“在湛江鋼鐵,寶鋼最大的改變是建設觀念的改變。過去,寶鋼的建設一直是高起點、高投入、高效益;現在則是成熟、可靠、適配。在當前冶金行業的微利時期,寶鋼湛江鋼鐵基地項目要保證競爭力,必須做到建成后快速達產、達標、達效。”
面對寶鋼歷史上第一次設備100%利舊搬遷,小到每一顆擰下來的螺栓、每一塊地溝網格板都需“顆粒歸倉”,面對近8萬噸的設備拆卸量和羅涇、湛江兩地的工程銜接,面對緊張的整修投資額和大量的設備整修任務,湛江鋼鐵4200毫米厚板搬遷工程機械團隊完成了8萬噸設備完好無損搬遷湛江。
投資減少了,但是,湛江鋼鐵嚴格把握關鍵環節,節能環保水平不降低、核心工藝裝備不減少、運營成本競爭力不減。采用成熟可靠的技術,可以減少投產后爬坡期的風險,少交可能產生的“學費”,還能降低投資。從財務的角度看,投資額度降下來了,折舊就少了,利潤相應增加,那么投資回收的周期就更短。
可期之盼??
投資鋼鐵1元錢,帶動產值8元錢
作為經濟強省的廣東,經濟發展嚴重不平衡。從統計數據來看,改革開放之前,廣東省珠三角地區gdp占全省的比例為48%;到2014年,珠三角地區gdp占全省的比例提升到了70%。去年廣東的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但湛江還未達到全國的平均水平。“湛江正在奮力邁進廣東發展第二梯隊,鋼鐵項目將成為實現這個目標的急先鋒、主心骨和中流砥柱。”湛江市委書記劉小華說。
據測算,投資鋼鐵產業1元錢,可以帶動相關經濟發展8元錢。比如,上海寶山區80%的產業與寶鋼有關。因此,新建湛江鋼鐵基地,加快珠三角一體化進程,促進廣東區域協調發展,是廣東省“五年崛起看湛江”戰略的重要支點,可以使粵西地區成為廣東經濟新的增長極。
“我覺得這也是寶鋼的責任。”趙周禮說,“改革開放初期建設寶鋼時,寶鋼人就承諾:要建設好一個寶鋼、管理好一個寶鋼、上交一個寶鋼、再造一個寶鋼。那么‘再造一個寶鋼’在哪里?就在湛江。”
1號高爐的點火,適逢湛江千載難逢的黃金機遇期,該市作為國家“一帶一路”海上合作戰略支點城市,振興發展有了國家戰略支撐。“寶鋼項目的落地把湛江人的精氣神又提起來了,湛江進入了上世紀80年代以來最好的發展時期。”湛江市市長王中丙說。
向上之勢??
三大產業航母,齊聚東海之濱
鋼鐵、煉化、造紙三個總投資近2000億元的巨無霸工業項目先后落戶東海島,東海島迎來了發展的春天。東海島將按照“大項目—產業鏈—產業集群—產業基地”的思路,加快打造鋼鐵、石化、造紙“三大產業航母”。
“不發展沒有出路,亂發展是一條絕路。推動重大工業項目建設,絕不能以犧牲良好的居住環境為代價!”湛江市委常委、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委書記許順說。由于寶鋼將把30年積累的一流的人才,一流的技術,一流的管理全盤帶過來,東海島將聚集上萬高層次人才,這對城市環境和服務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湛江正在建設腳印城市、海綿城市和循環城市,這些目標若能實現,將對精英人才有相當的吸引力。
東海島的未來,不僅僅是“三大產業航母”的聚集之地,甚至有望成為世界鋼鐵中心。18世紀以來,全球鋼鐵中心不斷轉移,先后經歷過英鋼聯、法鋼聯,德國的魯爾工業區和美國的匹茲堡地區,上世紀70年代后,轉移到日本的東京灣(約4000萬噸產能)。“現在,世界鋼鐵的中心在哪里呢?中國是鋼鐵大國,但遠遠稱不上中心。”趙周禮分析道,“我們研究北部灣地區。這里除了我國的湛江、防城港鋼鐵基地以外,越南有河靜臺塑集團和頭頓posco集團兩個2000萬噸級的項目規劃。未來這里會有超過8000萬噸的鋼鐵產能參與國際競爭,世界鋼鐵中心將出現在這里。”
■述評
鑄夢東海島
巨龍騰空,東海夢圓!
今天,廣東第一大島,迎來了寶鋼湛江鋼鐵項目1號高爐的點火。雄雄烈火中鑄造著幾代人的信念:鉚足勁,頂硬上,只爭朝夕。表面上是一個大項目的點火,實則是東海島命運的轉折點。
東海島所處的湛江大地,這是一個創造奇跡的地方。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湛江人民振臂一呼,東海大堤橫空出世,天塹變通途;還是那個年代,湛江人民以氣吞山河的英雄氣概,向大自然宣戰,攔腰斬斷九洲江,建水庫鑿運河,改寫了雷州半島干旱苦難的歷史;約60年前,湛江人建造了新中國成立后第一座自行設計的現代化海港,城因港立,港興城興,湛江由此贏得“港城”美譽;今天,當南海之濱的東海島迅速矗立起一座現代化綠色鋼鐵基地,湛江有了一個響亮的新名字——“鋼城”!
鋼鐵產業,分量之重,足以改變一座城市的發展走向。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是,改革開放30多年,湛江被歸入了廣東欠發達地區之列。歷經這些年的團結奮進,湛江漸漸進入了廣東發展的“第三梯隊”,但是對于一座志在躋身廣東發展“第二梯隊”的城市而言,需要一個爆破點。現在,這個爆破點已經點火了。
投資鋼鐵產業1元錢,可以帶動相關經濟發展8元錢。湛江目前的經濟總量還不到“第二梯隊”佛山、東莞的一半,鋼鐵產業的崛起無疑是保位爭先最重的一個砝碼。“五年崛起看湛江”,早已從一個口號轉化為實際行動,湛江的崛起甚至可以帶動粵西地區成為廣東新的增長極。
高歌猛進的背后是鋼鐵產能的過剩,如何破局?考驗著執政者和建設者,既不能因噎廢食,更不能盲目硬上。于是,從項目設計之初就將循環經濟和節約高效理念貫穿其中,開始計劃投資的是690億元,優化后最終一期靜態總投資415億元,降低投資達275億元之巨!投資少了,是否意味著競爭力弱了呢?寶鋼近年來調整了發展理念,轉“高起點、高投入、高效益”為“成熟、可靠、適配”,就是在適配的原則下建設當代最先進、競爭力最強的湛鋼,并留有發展的潛力。
鋼鐵項目容易給人帶來疑慮,湛江的優良環境會受影響么?寶鋼從打下第一根樁開始就承諾:湛江未來,碧海藍天依舊!項目在設計之初就定位為:世界最高效率的綠色碳鋼生產基地,做到了工藝最先進、排放最少、循環利用率最高,僅節能環保投入就達60多億元,其一年的環保成本將比寶鋼平均成本多支出10億元。
鋼鐵巨龍騰飛的背后是一次極大規模的征遷,共需征地4萬多畝,2萬多人要搬離家園。這是一場氣壯山河的家園大重建,這是一次鳳凰涅槃的創業改造史,如此大規模的征遷緣何能夠順利推進?其中的法寶就是“三最”原則,即維護好人民群眾最根本的利益,采用最軟的方法做群眾思想工作,用最硬的措施打擊搶建等違法行為。正是因為民心導向,加之淳樸善良的東海島村民以大局為重,肯作犧牲,此次征遷沒有引發群體性事件和大規模上訪。
每次靠岸,皆為啟航。寶鋼這艘“鋼鐵巨艦”在東海島停靠休整,下一次啟航已經有了明確的目標:世界鋼鐵中心。顯然,北部灣沿線鋼鐵巨頭云集,已經具備這種種潛質。
■亮點
集成寶鋼集團30年技術專利,力保湛江碧海藍天依舊
鋼鐵廢料實現100%循環利用
寶鋼湛江鋼鐵基地順利建設,在圓夢的同時人們也不忘關心,湛江的未來是否碧海藍天依舊?
在設計之初,湛江鋼鐵就明確定位為“世界最高效率的綠色碳鋼生產基地”,它也將秉承寶鋼“環境經營”理念,不惜成本不斷提高環保投資。據介紹,基地將把寶鋼30年來積淀的一大批專利技術進行系統集成和再創新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