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工業如何渡過難關轉型升級
中國鋼鐵工業正面臨著產能嚴重過剩等一系列重大挑戰,但鋼鐵工業又是中國最具全球競爭力的產業之一,有實力走向國際、融入全球,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化解難題,轉型升級
回顧我國鋼鐵工業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發展,僅從粗鋼產量指標就可以看出其發展速度之快:1996年粗鋼年產量突破1億噸,2003年突破2億噸,以后大約每兩年增加1億噸,2014年粗鋼產量達到8.23億噸。而在鋼鐵工業發展歷史上只有美國、前蘇聯、日本三個國家鋼產量曾達到過年產1億噸以上,但也沒有達到年產2億噸。快速發展的同時,我國鋼鐵工業正面臨著產能嚴重過剩等一系列重大挑戰。我曾經參與多個鋼鐵相關項目的決策、審批工作,對我國鋼鐵工業有很深的感情。我認為,回顧我國鋼鐵工業發展歷程,有很多重大問題值得去認真思考。
大國崛起,鋼鐵工業功不可沒
中國成為制造業大國,鋼鐵工業功不可沒,鋼鐵工業對國防工業、石油工業、造船工業、建筑業、裝備制造業等都有很大的支撐與推動作用
雖然近年互聯網等新興產業和虛擬經濟發展迅速,成了朝陽產業,而鋼鐵等傳統產業似乎成了夕陽產業。但鋼鐵就像糧食一樣,并不因為新興產業發展變得可有可無,相反,鋼鐵和糧食雖不是新興產業,卻是常青產業,任何時候都離不了,鋼鐵仍然是國民經濟發展中最重要的基礎原材料。我國鋼鐵工業為支撐國民經濟快速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新中國成立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工業持續快速發展,建成了門類齊全、獨立完整的產業體系。毋庸置疑,我國已經成為制造業大國,這有力推動了我國工業化和現代化的進程,顯著增強了綜合國力,支撐了世界大國的地位。必須看到,中國成為制造業大國,鋼鐵工業功不可沒,鋼鐵工業對國防工業、石油工業、造船工業、建筑業、裝備制造業等都有很大的支撐與推動作用。
如果沒有鋼鐵工業的支撐,我國造船工業不可能在全球占到那么大的比重。2003年我給中央領導寫報告說要把中國建成世界第一造船大國,1975我國和韓國在全球造船工業的比重僅各占1%,日本占50%,歐洲占43%。2010年我國船舶完工量達到6560萬載重噸,占世界造船市場完工量的43.6%,全球第一。當然從技術含量看,我國造船工業目前與韓國仍有差距,但如果按照技術含量折合成修正總噸,我國目前也是超過了韓國,這拉動了很多鋼鐵消費。如果我國沒有如此強大的造船能力,航空母艦、導彈驅逐艦無從談起。這些都與鋼鐵工業密不可分。
據了解,新世紀這15年內,我國生產了約70億噸鋼。沒有這70億噸鋼,哪能建起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縱橫交錯的鐵路和高速公路?鋼鐵如同堅硬的骨骼一般,強力支撐著我國的大國崛起。
1949年我國只有15.8萬噸鋼,1978年全國鋼產量剛過3000萬噸。通過改革開放,寶鋼建設投產,我國鋼鐵工業質和量才迅速發展。裝備技術水平上了一個大臺階。中國人曾把鐵釘叫作洋釘,鐵皮叫洋鐵皮,鋼鐵產品長期依靠進口,直到2005年才從鋼鐵的凈進口國轉變成凈出口國,成長為世界第一生產大國。鋼鐵工業隨著時代的變遷在不斷調整和進步。
寶鋼建設,鋼鐵工業的里程碑
改革開放以后,我國鋼鐵工業最大的事件就是寶鋼的建設,可以說寶鋼的建成投產不僅使我國鋼鐵工業,而且使工業綜合實力上了一個大臺階
國家計委老主任陳錦華同志在粉碎四人幫后任上海市分管工業的副巿長,擔任寶鋼建設的第一任政委,他給我講過寶鋼建設上馬下馬的過程。在他所著《國事記述》一書中有記載。是鄧小平、陳云等老一輩領導人決策了寶鋼建設。
我曾擔任寶鋼三期工程國家驗收委員會主任。寶鋼一共建了22年,1978年開始建設,中間停了一段,后來又恢復建設,總共分三期。第三期投入最后決算是620億元,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最大的工業投資項目。
我始終認為,寶鋼建設在我國現代化建設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過程也非常不易。20世紀80年代,當寶鋼建設暫停時,日本的設備供應公司要求中國賠償,而中國企業認為日本公司要求賠償不夠友好,所以寶鋼恢復建設時就敲打日本,把2050熱連軋機改訂德國設備,大概4億美元,這可是一個不小的訂單。
后來,日本派了一龐大的代表團來到北京商談此事。由于我會日語,便給當時國家計委負責此項工作的趙東宛副主任當翻譯。日本方面向我們道歉,說聽說此事后,日本朝野都很震驚,沒想到寶鋼沒有訂購日本的設備,請求給日本一個機會。我們把這個情況整理了一個報告報給中央,畢竟日本新日鐵曾幫助我國建設寶鋼,綜合考慮后訂購了日本神戶制鋼的1900板坯連鑄機。而2050毫米熱軋機和2030毫米冷軋機都是德國的設備。
寶鋼建設為我國鋼鐵裝備國產化提供了很好的依托工程。寶鋼一期所有核心設備基本都是進口的,只有約12%的邊角結構件是國產的;到二期時,改為合作制造,國產化率大大提高;到第三期,設備國產化率達到80%。有了寶鋼的經驗,后來又完成了像包鋼改造、攀鋼改造、曹妃甸建設等,我國鋼鐵設備基本上實現了國產化,鋼鐵工業整體水平趕上了國際先進水平。
中國鋼鐵工業已達國際水平
自寶鋼建設以來,我國的冶金裝備不斷創新,制造能力不斷增強。目前,我國大部分鋼鐵產品都實現了國產化,技術上也逐漸達到國際水平
我國鋼鐵裝備一直在不斷進步。在20世紀七八十年代前反映鋼鐵工人的典型形象就是戴鴨舌帽、拿大鐵釬、帶防護鏡在煉鋼平爐前操作,鋼花四濺,感到煉鋼工人非常光榮。事實上在落后的平爐前工作非常艱苦,能耗高,效率低,質量差。我任發改委副主任期間還有大量平爐存在,原冶金部提出應淘汰落后設備,我們積極推動,平爐、300立方米以下高爐、30噸以下轉爐等已逐步被淘汰,代之以4000,甚至5000立米高爐、板坯連鑄連軋、精煉爐等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設備。
在改革開放初期,我國連小方坯連鑄機都不能生產,需要從國外引進設備和技術,礦山設備也極其落后,最大只能生產4立米挖掘機,電動輪車還不會生產。而現在56立米大電鏟和320噸電動輪車都生產出來了。在八十年代列入國務院重大裝備辦攻關的12大成套裝備中,有一套半與鋼鐵工業有關。一是寶鋼成套裝備,包括2050熱連軋機、1900板坯連鑄機、2030冷軋機等;另一套是千萬噸級露天礦成套設備,我把他稱為半套是因為千萬噸級露天礦成套設備還用于煤礦、有色金屬礦。主要內容是16、23立米電鏟和108、154噸電動輪車。
自寶鋼建設以來,我國的冶金裝備不斷創新,制造能力不斷增強。世界最強的冶金設備設計制造企業德國西馬克、德馬克公司設計的軋機大部分也是分包給中國的一重等企業生產。我們還嘗試了一些先進工藝和設備。例如太原尖山鐵礦是中國第一個采用管道運輸的,隨后在云南大紅山也采用了。先進裝備對提升我國鋼鐵工業技術水平非常重要,正是由于有了先進裝備,勞動生產率提高,能耗、物耗大幅度下降。才能提高產品的質量,研發先進技術和產品。現在鋼鐵價格指數在能源價格、原材料價格、人工成本大幅度提高了的情況下才只有1994年的60%,如果沒有先進的技術和裝備,很多企業根本無法支撐下去。
鋼鐵裝備的進步和結構調整帶動了產品結構和技術結構實現了不斷進步,目前,我國大部分鋼鐵產品都實現了國產化,技術上也逐漸達到國際水平。產品方面像石油工業中的套管、能源行業中天然氣長輸管道用x70、x80鋼、超低冷lng液態天然氣儲罐鋼板、lng運輸船用鋼板等已實現國產化。一些特殊用鋼材品種,如汽車鋼絲簾線,懸索橋鋼絲繩,礦井、電梯提升鋼纜等,雖然國產化了,但質量還不穩定;技術方面像干熄焦、高爐煤氣發電等都已廣泛應用,焦爐煤氣轉化為天然氣也逐步推廣。有些還要摸索,像corex,短流程煉鋼技術并未像預期得到應用。當然,我國在高端產品、環保等很多方面仍有一定差距,如能源行業的700℃超超臨界鍋爐用鋼現在還不能國產化,仍在攻關;很多鋼企噸鋼能耗等指標與國外也有很大差距。今后鋼鐵工業在產品、技術等方面還要不斷進行創新驅動,綠色發展,滿足新的需求。
結構調整,關乎企業生死存亡
產業轉型與結構調整是一個艱苦的過程,首鋼搬遷、廣鋼關停等,都碰到很多棘手問題,經歷了痛苦的過程,但這一步必須要走
關于我國鋼鐵工業的結構調整,我經歷過幾個大的鋼鐵企業重組和建設事件,雖然過程曲折,卻值得我們借鑒和思考。
中國鋼鐵工業以前基本上都是依托大城市發展起來的,而且主要集中在省會城市。隨著城市功能不斷拓展,鋼鐵廠成為城市的污染源之一,對當地環境影響很大。例如首鋼,以前地處上風上水,早期北京的霧霾雖還沒有像今天這樣受到廣泛關注,但北京用水已經頗為緊張,對北京環境有很大影響,因此國家希望進行調整,首次提出首鋼搬遷問題。
首鋼是我國最早進入年產千萬噸級鋼的企業之一,無論從政治、經濟,還是技術上看,在我國鋼鐵工業發展史上都具有很重要的地位,想將這樣歷史悠久的鋼廠搬離北京,難度可想而知。此外,首鋼還涉及到約10萬人的就業和北京市20億元的稅收,因此在很多方面大家認識并不一致。
我建議搬遷,我提議首鋼總部和科研銷售這些無污染的部門可以繼續留在北京,有些裝備制造也可以不動,以減少搬遷的難度。主要搬走高爐、煉鋼這些污染較大的環節。但是當時由于各種原因,主要是認識不一致還是擱置了。后來因為北京申辦2008年奧運會,大家對環保的認識發生轉變,才統一了思想,下定決心搬遷首鋼。我曾擔任首鋼搬遷領導小組的副組長。當時照顧北京市和首鋼的一些要求,盡可能減少搬遷的阻力,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在順義建設冷軋廠保留一部分生產能力,可以安置部分就業和保留一些稅收。國家也拿出一部分資金支持首鋼搬遷。首鋼搬到曹妃甸以后,國家發展改革委盡量協商首鋼和唐鋼兩家聯合起來,就是現在的京唐鋼鐵公司。
寶鋼重組廣東鋼鐵工業比首鋼搬遷還要復雜得多。寶鋼集團早就有建立沿海鋼鐵基地的計劃,而廣東是改革開放以來發展最快的省,從省外進口的鋼鐵占了總需求的80%。省領導和本地鋼企韶鋼、廣鋼希望進一步擴張生產能力。廣鋼在全國算不上大鋼鐵廠,但當時在廣東省,尤其在廣州市的影響力是很大的,當時鋼鐵工業已經出現了產能過剩,提高產業集中度已迫在眉睫,如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