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發布的報告,2017年中國的工業機器人銷量達13.8萬臺,超過全球銷量的三分之一,同比增長58%。其中多數工業機器人集中在汽車和 3c 行業,噴涂機器人占比只有 6% 左右,不到一萬臺。
對標準化較低的行業,如家居建材,機器人一直未能大批量應用。汽車行業是噴涂機器人運用最廣的行業,因為車型少,可以量產,容易規模化。而家居建材行業,產品種類多,批次多,工藝相對復雜,還有定制化需求,所以仍然依靠傳統人工噴涂。
創始人錢鑫告訴36氪,噴涂工人是家具建材行業最貴的工種,年薪在10-12萬。另外因為工作強度大,工作環境影響健康,很多年輕人不愿意干,所以勞動力缺口也很大。
針對以上市場痛點,curverobot 自主研發了一款 3d 視覺機器人,有以下三個特點:
裝配 3d 激光掃描系統 + ai 智能軟件算法。家居建材行業的對噴涂的精度要求低,形態要求高,因此 curverobot 自主研發出適用一套精度較低的 3d 激光掃描儀,機器人用 3d 點云圖像識別,分析工件形狀,然后根據早先輸入的經驗值,自動擬出一套噴涂方案。
價格低。市面上的3d 掃描儀售價20-30萬,可以實現 1um 的高精度,然而噴涂對精度不需要那么高,curverobot 通過降低掃描儀的 ccd 等級,把掃描儀成本控制在3-5萬。
穩定性高。噴涂的工作強度很大,對人體的傷害也大,帶著防護工具作業容易疲勞,而且心情、體力和經驗等因素都會影響工藝效果,曲面或者轉角還有經常性的漏噴問題。curverobot 的 6 軸機器人用算法計算噴涂路徑,有工業防護設計,比工人更靈活,可連續工作,噴涂的均勻度和色差可以超過 80% 的行業工人。
curverobot 的一臺機器人可以代替 2-3 個噴漆工人,機器的使用壽命在 10 年左右,已經商用,客戶的采購投資 2 年內可收回成本。目前已售出15臺,面向門窗、實木家具、陶瓷行業,預計明年銷量達到200臺。
本輪融資將用于擴充研發團隊,建立研發中心,加速迭代相關軟硬件,降低產品成本,讓機器人識別更多的場景和工件,縱向拓展到家具的打磨、搬運等領域,也可以橫向拓展到金屬噴涂、陶瓷噴釉等行業。這些領域都是環境污染大、工件非標準的場景,而且市場更加的廣闊。
關于投資邏輯,遠望資本創始合伙人程浩告訴36氪,“機器人替代人力是一波大勢,噴涂是其中一個非常典型而且有很大價值的場景,不光有經濟價值,還有很大的社會價值。”
來源:網絡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