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技術率先落地的領域,是否迎來了春天?
2018-07-13 16:32來源:
原標題:人工智能技術率先落地的領域,是否迎來了春天?
“太瘋狂了,實在是太瘋狂了,我的工作竟然給它替代了......”我們不難想象,如果工作被替代,一般都是被同類人替代,但是有一種情況是,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工作被它取代,這種現象在未來或許會更加普遍,而這個“它”就是人工智能。
它的力量所波及的范圍實在是太廣了,以至于整個行業,甚至是傳統行業都開始“忌憚”它。人工智能技術旨在根據數據和分析賦予計算機做出類似人類思維方式與判斷的能力。該領域的研究包括機器人、語音識別、圖像識別、自然語言處理和專家系統等等。面對人工智能的種種技術優勢,各行業間也根據自身的情況,進行轉型升級。
自2015年開始,中國的人工智能產業就開始受到資本市場的持續關注,伴隨著這些關注以及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創業公司、互聯網巨頭以及傳統公司也都紛紛入局,試圖在這個風頭正盛的行業上,奪得屬于自己的一份天地。在入局的同時,人工智能技術開始在多個行業和場景中落地,其中機器人、圖像識別、語音識別等已經取得了一定的發展,率先實現技術落地。
可以說,到目前為止,人工智能落地就開始產生它自身所附加的市場價值。就智能機器人技術而言,早在2016年,基于當時的人工智能技術,牛津大學教授卡爾·貝內迪克特·弗雷和米迦勒·a·奧斯本就預計,未來20年,美國47%、印度69%、中國77%的工作崗位都很可能被機器學習所帶來的自動化取代。可以說,它會取代人類的工作崗位,但與此同時,也催生和升級了部分工作崗位,提高了工作效率。人類與機器人之間并不是替代關系,更多是會形成新的分工,這體現在智能機器人為人類解決更能多的實際問題上。而且人們會從許多傳統生產活動中解放出來,有更多的時間去從事創新、創意類的工作。
這是智能機器人帶來的附加價值。
除此之外,語音識別和圖像識別均有其自身豐富的商業化應用場景。
根據companies and markets的評估報告稱,未來全球語音識別市場將會變得更加多樣化,同時軟件準確度上會有大幅提升。預計在 2017 年以前,這一塊的市場將達到 1330 億美元。
這個領域內的關注度也是極高的,除了蘋果推出的siri,谷歌發布的google now,以及微軟推出的cortana(小娜)以外,亞馬遜也在大力推廣echo智能音箱,緊接著,facebook也宣布推出聊天機器人messenger platform,希望建立一個對話式的系統,實現訂餐、下單、獲取資訊等各種各樣的服務,可以說依托人工智能技術,布局智能語音和聊天智能硬件成為互聯網和科技巨頭關注的方向。
在互聯網時代下,以往我們只是靠手動輸入內容,那么未來會不會出現這么樣的一個現象:語音識別成為瀏覽器和線上的一道入口?
其實對于圖像識別技術,大家已經不陌生,人臉識別、虹膜識別、指紋識別等都屬于這個范疇,但是圖像識別遠不只如此,它涵蓋了生物識別、物體與場景識別、視頻識別三大類,比如智能相機、智能拍攝等,都屬于圖像識別技術。
來源:網絡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