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覺得,機床太不接地氣,離普羅大眾太遙遠。事實上也差不多,機床作為工業母機,先進制造業的載體,在制造領域地位舉足輕重,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機床卻好像沒什么人氣,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什么是機床。
不過最近,一場別開生面的活動把機床和大眾的關系拉近不少。據廣州日報報道,6月27日,在2018中國技能大賽——第45屆世界技能大賽全國選拔賽廣東賽區的技工教育成果和職業技能展示現場,豐富的展品吸引了大批觀眾前來參觀,里面甚至有不少小朋友。
報道介紹,現場展出的這些“大家伙”吸引了很多小朋友圍觀,精彩的操作和有趣加工成品讓這些前來參觀的小朋友紛紛對機床轉粉。筆者看到這則新聞,為機床的魅力感到高興的同時,仿佛從中嗅到了機床人才培養的路徑。
現階段,受傳統觀念、教育體制、薪資待遇、發展前景等原因影響,愿意從事一線生產的年輕人越來越少。隨著技術水平的提高,智能技術參與的先進制造業開始飛速發展,對從業者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相關行業的人才輸送和人才需求明顯存在錯位,導致某些崗位即使開出高薪卻仍然無人問津。整體來看,我國制造行業面臨著工人減少、高端人才匱乏的現狀,其中,機床行業表現較為明顯。
機床作為工業母機,先進制造業的載體,本應該是技術密集性產業,但由于一直以來的發展問題,我國機床制造產業流于低端,從業者素質參差不齊。如何留住人才、培養人才成為擺在行業面前的大問題。想要改變這種現狀,一方面,機床行業內部需要提高工人待遇,改善工人生活,讓從業者有信心、有意愿留在行業內發展;另一方面,需要從行業發展的實際情況出發,培養一批復符合企業需要,具有創新力的新型人才。而想做到后者,就需要將教育“從娃娃開始抓起”。
從我國報名世界技能大賽的參賽者來看,有不少參賽者年齡不滿20歲。可見,機床等技能型崗位對青少年還是具備吸引力的。但由于基礎普及工作不到位,以及行業培養機制的不完善,現在的機床行業人才輸送體系還待成型。筆者看來,機床行業目前亟需拓寬培養途徑,一方面讓孩子擁有了解和接觸機床技術的機會,另一方面,需要在院校設置更多相關專業,給有意向進入機床行業的人才提供更多選擇。同時,筆者也希望,在對人才進行培養時,能多從行業未來發展需要出發,培養具有較強學習能力和適應能力的高端人才,避免“剛畢業就失業”的窘境發生。
來源:網絡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