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廚具網
    手機版    二維碼   標簽云  廚具企業大全

股價連續暴跌,三十而立的富士康,轉型之路該如何走?

2024-05-15 00:53:29 來源:網絡 作者/編輯: 瀏覽次數:1756 手機訪問 使用手機“掃一掃”以下二維碼,即可分享本文到“朋友圈”中。

分享到:

易信

微信

qq空間

微博

更多

用微信掃碼二維碼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t+-

上市之后股價“一瀉千里”,富士康究竟為何不被資本市場所看好?三十而立的富士康今后轉型之路又該何去何從呢?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在6月8日,歷史上市值最大的一只“獨角獸”公司富士康工業互聯網股份有限公司(601138.sh)正式登陸a股,股票名字為“工業富聯”(以下簡稱“富士康”)。開盤后其股價漲幅就達到了首日最高限度,按照目前19.83元的股價來計算,富士康以3906億的市值超過海康威視,成為a股市值最高的科技企業。券商預測稱,若連續11個漲停,其市值將超過貴州茅臺,達到萬億。

作為富士康的締造者郭臺銘,這位臺灣首富,身價也將從85億美元繼續大幅飆升,在全球頂級富豪俱樂部的排名也將大踏步躍進。

不過,現實總是很殘酷,在經歷了三個漲停板之后,6月20日,工業富聯在短短12個交易日里跌出了一條“華麗的拋物線”,股價遭遇連續暴跌,市值蒸發1億元,市值縮水將近五個中國電信的體量(370億)!

那么,一直以來被外界詬病“血汗工廠”和“代工廠”的富士康,是如何摸爬滾打走向ipo的呢?其上市之后股價“一瀉千里”的背后,究竟為何不被資本市場所看好?三十而立的富士康今后轉型之路又該何去何從呢?

從低谷到上市,提升品牌價值之路并不好走

回顧富士康在祖國大陸扎根發展的點點滴滴,這家神奇而又神秘的企業,在不知不覺中已經迎來了30歲的生日,而在很多人的眼里,對富士康的印象還僅限于“工人跳樓”和“蘋果的代工廠”。確實,早期的富士康確實是以“代工廠”起家的,曾經的“連跳”也給富士康帶來了不小的打擊??梢钥闯觯@些年富士康的成長之路也是十分的坎坷,能夠取得今天的成績,也屬實不易。

在1974年,郭臺銘在中國臺灣創辦了富士康的母公司——鴻海精密集團。并在改革開放期間,郭臺銘選擇扎根深圳,在1988年成立了自己的第一家工廠,也就是今天的富士康,郭臺銘便依靠內地工人降低生產成本,不斷的拓展外銷產業,業績也獲得了迅速增長。

而富士康真正被眾人所熟知還是在1993年,富士康在蘋果的低谷時期爭取到了imac的訂單。2002年,富士康踏入pc主板行業,3年后,鴻海出貨量直逼行業巨頭華碩,嘉技、微星、精英等傳統主板大廠。2007年,蘋果推出了第一代iphone,郭臺銘與喬布斯見面并達成合作。對富士康來說,也開始從一家解決農民工就業問題的百人小廠,逐漸成長為了“全球最大代工廠”。

經過了30年的發展,富士康的客戶現已經遍布全球,包括蘋果、amazon、cisco、戴爾、惠普、華為、聯想、netapp、nokia等多家知名企業。而對于一家全球知名企業而言,想要找到合格供應商程序十分復雜且歷時長久,富士康的粘性也就不言而喻了。如今,富士康已是一家年收入近9000億元、擁有員工120萬人的“超級企業”,并且已經順利在a股上市。很難想象,一個被外界稱為代工廠的企業,能夠取得如此驕人成績。

其實,郭臺銘一直以來都很想摘掉富士康“代工廠”的帽子,并且經常在很多不同的場合說:“我們不是工廠,而是智能制造基地。”讓筆者不禁聯想到,雷軍也一直在強調,小米不是一家硬件公司而是互聯網公司,不過,從各項數據顯示,小米仍然是一家硬件公司,而富士康本身仍是傳統制造業,本質上也還是代工企業。

為此,郭臺銘一直都有在嘗試新的領域,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在2010年,富士康推出了“門店+網站”的體系構想。2013年,富士康又推出了拓展品牌的在線銷售渠道“富連網”。2014年,富士康子公司fih mobile從國外挑選創業公司,要創辦自己的硬件創業公司孵化中心。2015年,從天貓平臺撤下,富士康計劃建設獨立的業務部門經營富連網。

顯然,這些嘗試均以失敗告終。不過,郭臺銘并沒有放棄,在今年1月29日,郭臺銘還曾試圖染指造車領域,小鵬汽車宣布成功完成b輪22億億元融資,富士康出現在股東名單中。以上種種跡象似乎都深深體現出了這家上市公司背后的焦慮。

富士康難以翻越的兩座大山:技術與人工

眼看著富士康在不斷嘗試新的模式來證明自己不是一家簡單的代工廠,心中不免會有一絲悲涼,那么,富士康在技術領域的造詣為何遲遲不前?以工人數量為傲的富士康又究竟在面臨著怎樣的痛點呢?

從技術方面來說,其實在2008年上半年,富士康的產品手冊里已經包含了4款機器人。2009年,富士康已有了10余款機器人。同時,團隊也在美國申請了幾十項專利。然而,2011年起,富士康就提出將在5到10年內裝配100萬臺機械手臂,但“百萬機器人”計劃進展似乎并不順利,隨著人工智能和大數據興起,富士康機器人也逐漸落后了對手好多年。

根據工業富聯招股說明書顯示,2015年至2017?年,該公司的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1.75%、2.01%和2.24%。盡管呈連年上升趨勢,但比例依然不高。此外,過去三年,工業富聯在精密工具和工業機器人上的收入比重仍然太小,銷售收入分別為9.34億元、6.51億元和9.66億元,占當期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均在0.35%以下。

另外,通過廉價勞動力來獲得發展的企業,并沒有利用龐大的體量而進一步努力研發出和美歐韓日匹敵的核心技術,依然依賴低端代工來獲得主要利潤,這樣的企業,看起來似乎“沒有靈魂”,而且,也即將觸及“天花板”。

根據富士康公布的財報來看,生產iphone x的利潤已經跌了40%。人民日報曾登過一篇文章,一臺蘋果手機,中國內地僅賺其中的1/20,包括中國工人辛勤組裝的3美元。在蘋果面前,無論是供應鏈還是代工廠,議價能力并不強。

可即使如此,蘋果對富士康而言依然相當重要。隨著近期中美貿易戰的戰火不斷升級,蘋果公司和富士康的關系似乎也收到了波動,好好的蘋果概念竟然成了股價毒藥,現如今美國方面的風吹草動,都讓富士康草木皆兵。而一旦失去蘋果訂單或蘋果銷量下滑,對富士康而言都將是十分沉重的打擊。所謂的“國際代工”,在創造就業機會和利潤的同時,其背后更多的是辛酸。

雖然與初創企業相比,富士康擁有絕對豐富的資源,但由于受制于市場下端的制造業,富士康是一個典型的在技術上高開低走的企業,對互聯網商業運作模式的不理解卻是實實在在的硬傷。對富士康而言,代工一直是主要業務,其獲取的利益遠超過“轉型”之后的互聯網商業。當一種賺錢更為容易和熟悉的技能要被“搶奪”之時,傳統企業中一定會出現很強的抗拒力。

再來看人工方面。自2010年1月23日富士康員工第一跳起至2010年11月5日,伴隨著一個個鮮活生命落地時的沉重悶響,富士康的全國各地工廠發生了14起跳樓事件,引起社會各界乃至全球的關注。也正是在這一時期,這位“代工皇帝”遭到了前所未有的質疑,而他所締造的“富士康帝國”也被冠以“血汗工廠”之惡名,成了日后難以甩開的魔咒。

盡管富士康針對“連跳”事件采取了一些補救措施,但管理制度本身并沒有得到實質性的改善,還出現了一些新的問題。如地方政府濫用公共資源為富士康招工;富士康剝削學生工;嚴苛管理未改,工人自殺繼續;加薪實為空頭支票。

隨之而來的后遺癥也隨之顯現,如今富士康招人也成了難題,據了解,富士康已經采用貼錢招員工的方法,但仍不見起色。受制于勞動密集型的生產模式,卻在勞動力方面捉襟見肘,這對富士康來說也更加苦不堪言。

“代工廠”模式逐漸褪色,破局之路該何去何從?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富士康就像a股市場上的貴婦人,乍一看去,冠冕堂皇,要多華麗有多華麗,似乎一切皆有可能。但將華麗的外衣揭去,就只是一個重資產的硬件代工企業而已。如果無法掙脫這個本質,想要在股市上有尚佳表現,是相當困難的。所以,富士康轉型的需求已迫在眉睫,但轉型遠比創業要艱難的多,尤其是對于傳統企業而言。

首先富士康想要摘掉“代工廠”的帽子必須改變核心模式,只有掌握屬于自己的整體生產鏈才能有所話語權。也就是富士康要開始延伸上游市場的研發與下游市場的成品銷售,但這相當于要進行產業模式的更替,從單純的再加工企業轉型到技術、加工、銷售的綜合企業。這也就是郭臺銘大肆宣揚的“工業互聯網”。

站在富士康的角度,如果工業互聯網的設想能夠實現,那么蘋果對富士康的身份將從上游任務發包商轉換為產品設計商,作為最終產品的工業集成單位,富士康或許將成為整個互聯網的樞紐。

然而,富士康從純制造轉向品牌產品的業務多元化努力成敗參半,部分原因是它無法與蘋果等大企業競爭。而且,由于代工制造的商業模式,想要成功轉型向工業互聯網邁進,重新改造自己對于富士康來說絕非易事。

所謂上帝為你關閉一扇門,必會為你打開一扇窗。似乎改善競爭原力,化勞動密集型到技術密集,探索人工智能和機器人生產,才是富士康破局之路的最優解。而且,在中國的勞動力成本的確在逐漸喪失優勢的今天,工作流程自動化還能夠有效化解富士康在人工方面深深的痛點。

根據德銀的一份報告中指出,2010-2016年,機器人的年出貨量平均增長率是16%,對于工業公司來講,增長率已經非常之高了。在自動化浪潮到來之后,對約60%的工作而言,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工作內容將實現自動化。

例如亞馬遜部署了3萬倉儲機器人美國的科技巨頭亞馬遜的倉儲中心,基本上已經完全自動化,物流機器人取代了大多數原先需要藍領的工作崗位。

不過,機器人取代并不意味著失業,人工智能戰略只是讓智能機器人來替代“危險、枯燥、乏味”的人類工作。屆時還會有新的工作崗位被創造出來,人們需要學習新的技能來面對“就業大遷移”。從人口數量角度來看,到時中國將面臨最大規模的就業變遷。

而在上文也提到過,富士康在機械制造、ai技術上也是有底子的,只是近幾年跟進較少導致后勁不足,未來大可以加大投入,或者尋求與更多人工智能企業合作,加強自己在人工智能方面的競爭力。

據郭臺銘透露,富士康正在打造智能生產基地,且目前打造智能生產基地的員工平均學歷是碩士。未來5年,富士康也將投資超3.41億美元招聘頂尖人才,并在所有生產基地部署人工智能應用。按照他的設想,富士康將成為全球創新的ai平臺,而非僅僅以制造企業冠名。

經歷了起起伏伏,三十而立的富士康在a股上市后又將踏上一個新的征途。但要真正提升品牌價值,富士康還需要更多的轉向消費者行業,打造終端品牌。三十而立的富士康未來將會如何?“代工廠”的標簽能否撕掉?只等春暖花開化繭成蝶了。

本文來源:鈦媒體責任編輯:張方舟_nbjs5937

分享到:

易信

微信

qq空間

微博

更多

用微信掃碼二維碼

來源:網絡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

 
本條標題:股價連續暴跌,三十而立的富士康,轉型之路該如何走?
本條信息網址:
文本助手 資訊搜索 分享好友 打印本文 關閉窗口
閱讀關鍵詞
  • 手機瀏覽本文

    手機應用中掃描本文二維碼,即可瀏覽本文或分享到您的社交網絡中。

  • 微信公眾號

    掃描二維碼,關注中華廚具網微信公眾號,實時了解行業最新動態。

版權/免責聲明:
一、本文圖片及內容來自網絡,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如涉及各類版權問題請聯系及時刪除。
二、凡注明稿件來源的內容均為轉載稿或由企業用戶注冊發布,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轉載稿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聯系我們,同時對于用戶評論等信息,本網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三、轉載本站原創文章請注明來源:中華廚具網

0相關評論
今日熱點文章更多
品牌聚焦更多
推薦品牌更多
熱門頻道
關閉廣告
合作伙伴:
中華廚具網 魯ICP備2021046805號         魯公網安備 37162502000363號 (c)2018-2025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投資有風險 加盟需謹慎
關閉廣告
關閉廣告
色综合久久88色综合天天 | 91精品国产高清久久久久久91| 久久国产精品国语对白| 欧美精品丝袜久久久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综 | 色综合色天天久久婷婷基地| 99久久无码一区人妻|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影院|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 91性高湖久久久久| 99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毛片久久久久久久| 免费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欧美午夜精品久久久久免费视| 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免费| 久久综合精品国产二区无码| 久久免费视频1| 久久亚洲AV无码西西人体| 久久久精品免费国产四虎| 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精品老人|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四|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av一坑| 久久婷婷国产剧情内射白浆 | 久久亚洲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 99久久国产精品免费一区二区| 污污内射久久一区二区欧美日韩| 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强| 一本色综合网久久| 久久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婷婷| 久久国产视频网|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直播| 国产高潮国产高潮久久久91 | 久久ZYZ资源站无码中文动漫|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综合精品蜜桃 一本一道久久综合狠狠老 | 久久99国产精品久久99果冻传媒| 一级女性全黄久久生活片免费| 欧美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69 | 国产精品国色综合久久|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 |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四|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齐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