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上午, 2018第十八屆中山機床模具及塑膠機械展暨中山工業自動化及機器人裝備展(以下簡稱“中山機械展”)在市博覽中心舉行。
辰威機器人設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辰威公司”)銷售部經理卜昆昆在展位上打開手機視頻對記者說:“你看,用上這臺設備后,點焊時火花很少,而且焊得比人精細很多,不用再進行人工打磨。”卜昆昆說,現在用機器來代替這些傳統制造環節,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產品質量更穩定。
卜昆昆錄制的這段視頻正是他們與具有“世界四大機器人之一”的日本安川機器人合作開發的“超低飛濺機器人焊接系統”。
日本安川機器人、凱爾達機器人分別是辰威公司的戰略合作商,核心授權經銷商。在與這些國際知名品牌合作中,辰威公司的智能制造也找到了一片新天地。
■與世界機器人巨頭合作
近兩年來,智能設備成為“香餑餑”。
在展位上,一臺“鋁焊機器人焊接系統”并不起眼,但卻十分了得。“這是安川公司剛剛全球首發的一款新設備,這臺設備解決了鋁薄板的焊接難題。”卜昆昆說,鋁焊一直是焊接領域內的難點。該臺設備內置豐富的鋁合金焊接專家數據庫,可實現鋁鎂、鋁硅、鋁鎂硅等材料的高品質焊接。這焊接設備由安川與辰威合作開發。機器人、焊槍、高頻隔離模塊、焊接電源等由安川提供。辰威公司主要負責電動翻轉臺、伺服翻轉臺、機器人行走軸、焊接平臺等周邊設備生產,以及產品的落地服務。目前,該設備已開始正式推向市場。
自從與安川機器人合作以來,辰威公司市場空間不斷增大。卜昆昆介紹,安川有技術的優勢,但一般是只賣設備不提供售后服務,但辰威有現場服務的優勢,兩者結合,進行優勢互補,可為智能設備落地創造了更多有利條件。
據介紹,該公司相關焊接設備主要銷往佛山、江門、中山三個城市,服務范圍在2小時車程以內。去年光焊接設備在佛山江門各銷售了50多臺,中山銷售了40多臺。
南頭一家臺灣企業購買了該公司的設備用來焊接轉椅硬盤。卜昆昆介紹,投入10萬元左右可建成一個焊房,人工只需輔助上下料,每天(按8小時工作時間)可完成900多件(套),可代替3個焊工,而且產品更好看。不像人工焊接的那樣“毛糙”,需要二次打磨。在卜昆昆看來,現在噴漆工、打磨工、焊工三個工種很難招得到工人,智能制造已成為趨勢。
■智能設備也要“抱團”發展
中山市波波特智能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許敏波拿起一個“風輪”介紹說,這個設備看似不起眼,但是抽煙油機、壁掛爐等家電不可缺少的部件。
過去這個“風輪”由人工將薄薄的、有些刺手的小鋁片一片一片的插好。如今,該公司研發的插片機解決了這一難題。“30秒可以出一個,1個小時就出120個,一天24小時不停,可完成2800多個風輪生產。”許敏波說,去年7月份,他們推出了第一代設備,現在是第二代了。在珠三角只有東莞和中山兩家企業生產該設備。
在銷售上,該公司采取與沖壓廠家合作,薄鋁片由沖壓設備完成,再由這臺插片機生產成“風輪”,設備進行捆綁銷售。該設備受到美的、格蘭仕等家電企業的青睞。
雖為智能制造,但“抱團”發展也成為必然趨勢。在當天的中山機械展上,由亞聯展覽聯合達爾佳自動化、志得沖床、漢通激光、譽灃瓏電子、器美機器人等企業共同打造的“工業4.0智能工廠示范線”首次亮相。觀眾可在現場觀摩體驗“手機下訂單,plc數據采集,生產電子看板,erp系統對接,沖壓自動化,機器人上下料,個性化定制”,整條線在實現自動化的管理上全面融入信息化系統管理,真正實現智能化管理工廠,提高工廠管理效率和生產透明化管理。
為更有效地推動智能制造業的發展,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借此次中山機械展之機,我市龍頭企業還倡議發起“珠西智能制造產業聯盟”。該聯盟的成立,意味更快速地推動智能制造產業“產學研用”一體化進程,促進聯盟成員和行業的發展壯大。
(記者:本報記者 譚華健)
文章來源:中山日報
來源:網絡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