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鳳崗鎮將構建產業高地
如今人工智能不僅成為一大熱詞,而且成為了產業“新貴”,甚至成為了多方發力的“香餑餑”。
位于東莞鳳崗鎮的天安數碼城t5,便是東莞發展科技引領產業、培育創新發展新動能的一個縮影。該項目占地約40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150萬平方米,總投資近100億元。側重立足鳳崗鎮的區位優勢,聚集人工智能等戰略新興產業。
在人工智能領域,天安數碼城t5也與科大訊飛、圖靈機器人等建立了合作關系。其中圖靈機器人致力于“讓機器理解世界”,產品服務包括機器人開放平臺、機器人os和場景方案。目前項目已完成圖靈虛擬機器人在園區的展示、應用和互動,將來還計劃與圖靈機器人進行深度合作,以進一步融入園區運營。
園區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t5將集聚一批人工智能等領域高端人才、項目和技術,形成良好的人工智能產業生態系統,將鳳崗打造成為全國領先的人工智能產業高地。
近年來,天安數碼城t5相繼與美國、韓國、以色列等多國的國際創新中心建立緊密合作,同時還與加拿大聯合成立更具可操作性的中加(東莞)創新技術研究院,依托多倫多大學、羅瑞爾大學的智能傳感等人才及技術優勢,與t5企業生產鏈進行對接,探索技術研發的產業孵化道路。
玩轉產業+:全力造“芯”搶行業話語權
實際上,作為東莞市ic設計企業的集聚地,松山湖目前已入駐ic設計企業50余家,逐漸形成產業聚集的圈層效應。據了解,合泰半導體作為大陸區總部,累計投資0萬元,是松山湖首家營收破億元的芯片企業。而賽微微電子則專注于移動設備的電量計芯片,出貨量已突破3億顆,其芯片廣泛用于無人機、手機和運動手環等領域。微集成電路繼2016年研發出我國首款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胎壓監測芯片,打破國際芯片廠商的壟斷后,在今年又推出了國內首款開源車載處理器芯片,側重助力構建汽車共享智能新生態。
在一定意義上而言,東莞正全力造“芯”,意在彌補國產在這方面的軟肋與短板,同時逐漸搶占相應的行業話語權。
在濱海灣新區,世界第三大手機芯片企業紫光集團,將在這里投資1000億元,在莞投資建設5g技術研究院、紫光云華南總部基地、智能汽車芯片研發應用基地等五大核心模塊,屆時莞產芯片有望為國內多個產業注入“強芯針”。(記者馬駿、黃紫瑋、鐘宏連)
東莞的產業不斷升級。記者 盧政 攝
東莞的產業正在不斷地轉型升級。記者 盧政 攝
經過多年的培育和積淀,身為國家創新型試點城市的東莞,如今不僅在智能手機方面獨領風騷,而且成為廣東省機器人的重要研發基地,并玩轉“產業+”發力人工智能和芯片“智”造領域,從而在產業轉型升級的過程中,展現出應有的底蘊和實力。
智能手機:東莞造已然獨領風騷
行走在國內城市的大街小巷,你都可以看到oppo和vivo這對“藍綠兄弟”的顯眼店招,與之對應的還有華為與榮耀。對每一位智能手機用戶而言,這些品牌可能一點都不陌生,而這也是名副其實的“東莞制造”。從功能機翹楚到智能手機霸主,東莞已悄然完成轉型與升級。
在智能手機這一領域,東莞到底有多厲害?在今年4月中下旬于厚街舉行的中國加工貿易產品博覽會上,東莞便明確對外宣布,僅去年全市智能手機產量和出貨量分別高達3.54億部、3.28億部,其中出貨量占全球的22.3%。全市主要智能手機生產企業去年共實現主營收入4800億元,同比增長超過36%。其中華為終端主營收入突破2000億元,歐珀移動和維沃通信首次進入千億元梯隊。
海外市場方面,華為于歐洲、拉丁美洲、中東以及亞洲,均進入行業前五名,而oppo在亞洲地區市場份額占比15%。華為、oppo和vivo,連同小米在內四大廠商,占據了亞洲市場51%的份額,風頭超過了三星與蘋果。
走進松山湖高新區,掩映于綠樹翠影中的華為南方工廠,前后長約3公里。而占地1900畝的華為終端總部基地,目前首批2700名研發人員已經入駐,同時華為學院也正在如火如荼建設之中。而長安鎮則依托步步高系的兩大品牌,著力打造智能手機特色小鎮,其中包括斥巨資建設的oppo研發總部項目和vivo生產中心等。今后在全球智能手機版圖上,東莞造有望進一步“圈粉圈地”。
機器人:成為廣東省重要研發基地
除了在智能手機領域風生水起外,東莞在智能裝備方面同樣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比如位于松山湖高新區的廣東思沃精密機械有限公司,其自主研發的首臺套設備全自動真空貼膜機和全自動貼膜機系列,主要服務于pcb和ic載板、太陽能和半導體等行業,既解決了之前生產精細線路全部依靠進口設備的痛點,又能幫助企業早日實現無人化生產線,進一步降低了人工成本。
同屬園區的廣東天機機器人有限公司由長盈與安川合資組建,精心推出小型六軸工業機器人天機tr8,可批量用于金屬外殼打磨、拋光、組裝,以及cnc上下料等方面,在運轉速度上是全球同類產品中的no.1。
來源:網絡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