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裝備制造業是指生產制造高技術、高附加值的先進工業設施設備的行業。高端裝備主要包括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所需的高技術、高附加值裝備。高端裝備制造業是以高新技術為引領,處于價值鏈高端和產業鏈核心環節,決定著整個產業鏈綜合競爭力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是現代產業體系的脊梁,是推動工業轉型升級的引擎。
有著中國工業新引擎之稱的高端裝備制造業將迎來真正的“黃金時代”。
有消息透露,在備受矚目的“十三五”規劃中,高端裝備制造業將被施以重墨,吸引了各方高度關注。業內人士表示,“十三五”時期,將結合《中國制造2025》,著重布局高端裝備產業,力圖在大型飛機、航空發動機及燃氣輪機、民用航天、智能綠色列車、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等領域,實現自主研制及應用。
行業發展成就短板并存
前不久,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求是》雜志撰文時特別指出,推動經濟邁向中高端水平要有新理念和關鍵手段。新理念既包括技術方面的新理念,也包括政府管理的新理念。他表示,促進中國制造上水平,既要在改造傳統制造方面“補課”,又要在綠色制造、智能升級方面“加課”,加快智能技術和裝備的運用。
數據顯示, “十一五”時期,國內整個裝備制造業處于中低端水平,高端裝備制造占到8%左右,到“十二五”時,評估預期將達到20%左右。2014年,我國裝備制造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30.7萬億元,連續5年居世界首位。
作為高端裝備制造業的代表,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詹純新曾表示,湖南省有很好的制造業基礎,也形成了湖南制造向高端邁進的產業引擎。但是從轉型升級的現狀來看,湖南制造總體還處于價值鏈的中低端,基礎零部件相對薄弱,本地配套率偏低,信息技術和制造技術的融合度有待進一步提升。
雖然詹純新說的是湖南省的情況,但作為工程機械板塊和環境產業板塊均位居國內第一、世界排名第六的工程機械企業掌門人的發言,已經能在很大程度上代表國內整個高端裝備制造行業的現狀。
對此,中國產業集聚研究專家楊建國在接受《中國企業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下一階段的發展要特別強調裝備制造業的再次崛起,這將在經濟、政治、外交中贏得大好局面。制造業本身的轉型升級已迫在眉睫,而高端裝備制造業羽翼未豐這些都是事實。
但楊建國同時認為,制造業特別是高端裝備制造業中已有很多引領潮流的企業,比如高端機械制造領域中的中聯重科,無人機領域的大疆以及傳統產業結合“互聯網+”成功轉型的鮮易等等,頗為可喜。
龍頭企業探索轉型路徑
高端裝備制造業需要進一步發展和升級,而“京津冀協調發展”、“一帶一路”、“中國制造2025”等多項政策的發布,則成為這一產業可搭乘的快車,借助這些政策措施,高端裝備制造業企業正在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中聯重科相關負責人告訴《中國企業報》記者,“為配合‘中國制造2025’,中聯重科面對工程機械產能過剩的困擾,進行了多元化戰略轉型,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目前公司業務板塊中工程機械、環境產業、農業機械與金融服務這四大板塊已經落地生根。”
而在高端裝備制造領域不斷創新的遼寧海城市石油機械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油集團”)則在公司的“十三五”規劃中提出,要將集團建設成為一個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國家級海洋鉆井平臺及配套海工裝備,集科研設計、生產制造、教學培訓、生活配套為一體的現代化的大型企業。
據了解,海油集團還擬在旅順雙島灣臨港低碳產業園內建設海洋鉆井平臺及配套海工裝備項目。而該平臺的規模超過981鉆井平臺。
而對于如何發展高端裝備制造業和帶動整個制造業的發展,詹純新認為,首先是成立國有資本主導的、股份制的政產學研用創新聯盟。其次是成立制造業相關基金。
詹純新表示,應成立政府出資主導的,并聯合有條件有需求企業、科研院所、高校,共同投入組建共性關鍵零部件研發制造的股份公司,打造市場化、股份化的政產學研用創新聯盟的有效載體。以現在薄弱的關鍵零部件為例,如果只是中聯重科做,結果就是我做的只能我用而別人不會用。而如果是一個大的股份公司,大家都可以用,實質上也是通過關鍵零部件把很多高端裝備制造企業連在一起,最終投資有收益,市場有支撐,質量有保障,企業降成本,產業鏈上不被“卡脖子”。
而對于成立高端裝備制造業相關基金,詹純新則表示可以一方面對“中國制造2025”中明確的重點領域和湖南省明確重點支持的優勢產業進行持續不斷的重點扶持;另一方面發揮引導和放大作用,與金融資本、社會資本合作,在下面還可以成立子基金,選擇關鍵性、基礎性的技術(包括互聯網、物聯網的基礎設施以及智能制造、智能產品的重要元器件),進行股權投資,逐步形成與產業導向相銜接的子基金群,支持企業特別是有前途的中小企業的發展。
智能+“出?!?實現企業升級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階段,當前企業“走出去”的環境、條件、目的等正在發生深刻變化。有消息稱,工信部正在制定“制造業‘走出去’戰略規劃”,加強對企業的統籌協調和分類指導。有觀點認為,“走出去”是裝備制造業特別是高端裝備制造企業未來幾年的重要投資機會。
中聯重科上述負責人表示,在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實施推動下,公司亦在加速推進“走出去”和“走進去”的國際化進程。公司成立了“一帶一路”專項辦公室,與眾多“一帶一路”大型施工企業保持緊密合作關系,借助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帶動國際化拓展上新的起點。中聯重科海外市場拓展即將迎來快速發展期,未來3—5年內收入占比要達到30—40%。
關于海外投資和并購,中聯重科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中聯重科未來的發展戰略目標是成為高端裝備制造業的世界級企業。在全球化的進程中,中聯重科確立了通過發展事業部實現裂變式專業化發展,通過兼并、收購等外延式擴張的方式,實現聚變式發展,因此,國際并購成為中聯戰略發展中的重要一環。
而在加速產業升級,提升高端裝備制造業“智造”水平方面,中聯重科等行業龍頭企業也走在了前面。
中聯重科是國內首批通過“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評定的企業,在o2o移動營銷與服務能力、海外業務統一支撐能力、遠程產品監控與服務能力、工程機械信用銷售風險管控能力四個方面都處于行業領先水平。
中聯重科相關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未來,中聯重科希望實現“產品在網上,數據在云上,服務在掌上”的“互聯網+”模式,并實現數據共享,不僅將數據資料分享給管理者,還將分享給每一個員工、客戶和經銷商。 (本報記者魯揚對本文亦有貢獻)
來源:中國企業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