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廣播網7月10日消息:根據《天津市關于加快推進智能科技產業發展若干政策》,市工信委制定實施細則,發布十條關于“智能制造”新政,加快培育智能機器人、智能軟硬件等新興產業,不斷優化智能科技產業發展環境。
市工信委制定發布的“智能制造”新政,包括支持企業智能化升級,支持工業互聯網、機器人等產業發展,以及培育引進骨干企業等十個方面。其中,在支持機器人產業發展上,政策支持企業購買使用機器人等智能制造核心裝備,提升智能化生產水平。市工信委規劃發展處處長楊冬梅說:“對首次購買使用工業機器人等智能裝備的應用企業,按購買價格的15%給予補助。同時,鼓勵本市自主品牌機器人骨干企業,以優惠30%的價格向本市企業銷售機器人并實際使用的,對生產企業給予事后獎補,最高30%。政策從供需兩端同時發力,把財政引導資金放大,為‘機器換人’提供應用場景和市場空間。”
企業實施智能制造,一次性投入大、回報周期長。對此,市工信委從初期檢測診斷到實施階段智造升級,再到后期投入運營,形成“一條龍”政策支持。楊冬梅介紹說:“對制定智能制造的企業,按照實際支付服務費用的50%給予補貼。在改造實施階段,可通過三種方式之一給予支持。一是按設備總投資的3%給予補助;二是按設備貸款金額的5%給予貼息;三是按設備融資租賃綜合費率中的8個百分點給予補貼。對于投入運營并取得顯著成效的項目,給予一次性資金補助。”
面向本市制造業創新發展的重大需求,政策以重點領域前沿技術和共性關鍵技術的研發供給、轉移擴散為重點,支持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對重大專項資金支持項目,以及集成電路、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等產業試點示范項目,按實際獲得國家支持金額給予等額資金獎勵。
目前,市工信委正加緊制定專項指南,為企業后期申報提供詳細指導。本市相關領域企業對“智造”十條也非常關注。
天津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研究院副院長李喬:“我們這邊是從事智能汽車的研發生產制造,結合天津市推動自動駕駛實際道路測試的發展方向,我們打算把智能制造研發向新模式示范的方向去推廣,希望去申請新模式示范項目。”
來源:網絡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