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奧地利、瑞士和塞浦路斯的研究人員正在研制一種傳感器,能夠在地震后“嗅出”廢墟下人的生命特征。
多年來,搜救犬一直在執行搜救任務,它們嗅覺靈敏能夠識別人體氣味,并帶領救援人員找到受困者。但這種方法也有弊端,比如當它們在野外工作時容易受壓力、疲勞等因素影響。
來自蘇黎世聯邦理工大學、因斯布魯克和塞浦路斯大學的一組研究人員從犬科動物嗅探生命跡象的能力中獲得靈感,共同開發出一種能夠提取人體氣味的物聯網傳感器系統。
傳感器陣列設計用于監測人體呼吸和皮膚釋放的代謝示蹤物,包括丙酮、氨、異戊二烯、co2和相對濕度(rh)。它們共同作為生命特征的復雜標志。
該陣列由三個納米結構金屬氧化物傳感器組成,每種傳感器都經過專門設計,以便在與co2和濕度傳感器一起工作的同時,獲取高靈敏度和選擇性示蹤物讀數。
該技術與無人機結合的前景非常光明。這將使搜索救援隊能夠以更快的速度掃描更大區域,一旦探測到人體生命特征,就能及時對其進行營救。
安德烈亞斯·居內納在概述項目的研究報告中寫道,該團隊開發的物聯網傳感器陣列與分析空氣質量的技術有很多共同之處:傳感器陣列可以非常緊湊、便宜,并且已經被用作室內空氣質量、食物變質監測或醫學呼吸分析的便攜式裝置。甚至無人機或地面機器人也可以攜帶這些陣列傳感器快速篩查對搜救人員來說過于危險的受災區域。
來源:傳感器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