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處膠東東部的山東省乳山市,地勢以山地丘陵為主,丘陵面積占乳山糧食作物種植總面積的64.7%。山地丘陵的地勢特點決定乳山市在農業機械化的發展道路上走出一條與眾不同的道路。
乳山市農業農村在發展過程中,對于機械化的需求越來越大,但丘陵山區地勢阻礙了大型、綜合性機械的使用,機械化水平與平原地區差距逐步擴大,農機水平區域間發展不平衡問題日益突出。為了縮短與平原地區之間的農業機械化發展差距,促進農業機械化邁上新臺階,乳山市將丘陵山區農業機械化列為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扶持重點,鼓勵在丘陵山區開展特色農機的開發與使用。
政策引領特色農機的開發。丘陵山區農作物播種,需要大量的人力支持,勞動強度大,加之山地丘陵耕作技術落后、地形因素導致的機械化程度不高,使得農民發展農業生產的積極性不高,造成大片的可耕種土地撂荒。為了在丘陵山地實現種植機械化,減少成本投入、提升綜合效益,使產業擴規模、提質量,乳山市圍繞農作物耕整、播種、施肥、病蟲害防治、收割等環節,整合農機補貼各類項目資金190多萬元,鼓勵山區特色的機械化創新開發。乳山市農機推廣與監理中心從機械播種環節抓起,先后通過農機項目資金扶持的方式,鼓勵農機專業合作社進行科研攻關,開發了適宜山區機械播種的旋耕機、整耕機、微動力播種機、半自動播種機等9種微型農業機械,這些小型農業機械一次性可完成鋪土、灑水、播種、覆土等工序,每小時完成5—6畝的耕整、開溝、播種、施肥等高效作業,具有體積小、適應性強、轉運方便、播種均勻、漏播少、省工省時、效率高等顯著優勢,克服了丘陵地區土地小而散等局限性,大大激活丘陵山地農機產品的發展潛力,山地丘陵機械化創新發展取得了實質性突破。
政策助推特色農機的使用。為加快推進丘陵山區農業機械化發展,乳山市整合購機補貼等各類項目資金115萬元,用于鼓勵特色農機的購買,大力開展丘陵山區農業機械化推進試點工作,項目資金主要用于補貼農民購買先進適用的小型農機裝備。乳山市還撥付專門資金,鼓勵相關的農機合作社開展特色機具試驗、技術培訓和示范推廣。
此外,為了探索適宜丘陵山區農業機械化的研發與推廣模式,針對山地丘陵耕地面積占比大、適合丘陵山區使用的特色農機遠遠不夠的現狀,乳山市加大投入,將丘陵山區農業機械化作為研究重點,組織農機化技術推廣站的工作人員深入乳山市崖子鎮、乳山寨等山區鄉鎮開展“創新推廣模式——助力丘陵山區農機化發展”的課題調研,聚焦工作難點,探索建立農機化管理部門、農機專業合作社、涉農的國企、科研院所共同參與的農機化研發與推廣新模式,讓未來有更多適合丘陵山地的農業機械在市場上出現,加快推進丘陵山區主要農作物全程機械化,形成農機化工作發展的新局面。
來源:中國農機化導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