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跌之下,本月的銅價基本已經可以確定將跌破200月均線(5055美元/噸水平)。這是2003年大宗商品超級周期以來頭一回。
今年11月來,倫敦lme三月期合約價格從5000美元/噸上方大幅下跌接近10%,截至北京時間周五晚上20:40報4595.25美元/噸。
2008-2009年期間,銅價曾下探過200月均線,但隨后出現大幅反彈,倫敦lme銅價一度突破10000美元/噸。
受到供應過剩和中國需求持續(xù)放緩雙重擠壓,全球銅價已經連續(xù)四年下跌。當前的價格已較2011年高點跌去50%以上。
面對銅價的“漫漫熊途”,中國大型銅企正計劃減產自救,應對金屬市場寒冬。
彭博、路透周六報道稱,江西銅業(yè)和銅陵有色等銅企上周六在上海召開會議,討論如何拯救銅市。與會企業(yè)考慮明年減產,并已就2016年將精煉銅減產逾20萬噸的初步計劃達成協(xié)議,這一減產幅度相當于今年總產量的約5%。
不過,大宗商品研究專家付鵬評論稱,中游的中國冶煉商減產帶來的挺價效果將非常有限,最后只會給海外競爭對手“做嫁衣”而已。
付鵬認為,銅市場的核心在于海外礦產需要減產,這樣才能驅動加工精煉費下降,冶煉廠的生產熱情才會降溫,從而減少供給。
高盛則在本月中旬發(fā)布的研究報告中表示,減產行動實際上并不足以最終實現市場平衡,只有中國需求明顯提升,才會足以刺激價格回升。
來源: 華爾街見聞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