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一夜臺風來,估計發明人尼古拉·特斯拉先生也沒想到,當年他發明的“特斯拉線圈”在今天風暴般的襲擊了整個智能鎖行業,特斯拉線圈“三秒開鎖”風波一浪更比一浪高。國內外品牌智能鎖被秒開的視頻通過電視媒體,新媒體,自媒體,微信朋友圈等平臺不斷關注與傳播。事件發酵后,智能鎖用戶心驚膽戰,深怕自家智能門鎖被持有特斯拉線圈的不法之徒趁虛而入,財物安全沒有保障。而另一方,各品牌智能鎖商更是驚慌失措的尋求公關策略,減少經濟損失!
然而,筆者發現更有意思的是“特斯拉線圈”開鎖工具的締造者可謂大獲全勝,名利雙收。雖然有鎖業人士相傳,經多品牌企業舉報,“特斯拉線圈”開鎖工具售賣已經受到限制,但依舊可見在電商平臺,鎖界內部暢銷無阻。
近日,國內外智能鎖品牌企業無不傾盡全力展開品牌公關,旨在證明自家智能鎖不怕“特斯拉線圈”開啟,依舊可以保持安全防盜。公關套路也基本雷同:通過渠道購買市場上低功率“特斯拉線圈”開鎖工具對產品進行測試,均未打開,然后發表聲明稱本品牌系列鎖具可防“特斯拉線圈”開啟,以及如何安全可靠。
那么,筆者要問問智能鎖行業的全球品牌商了,你們關注的是市場上售賣的“特斯拉線圈”開鎖工具能否打開自家鎖具呢?還是更應該將精力放在“特斯拉線圈”開鎖原理帶來的安全隱患呢?目前,被公認的是特斯拉線圈切割磁場會產生電流,反過來也行得通,就是電流通過線圈產生磁場。磁場是可以隔空傳輸電能的。比如,手機無線充電就是這個原理,夠簡單易懂了吧。
目前,智能鎖行業對“特斯拉線圈”開鎖的認識還不夠,不知道是真無知,還是裝不知,僅僅是為了公關需要?當前品牌鎖上有兩種開鎖解釋.一、當磁場把電能傳輸到指紋鎖內部的芯片,造成芯片死機和重啟,即可開鎖。二、部分指紋鎖通過識別高電頻信號來開鎖的,當磁場頻率達到識別高電頻信號范圍時,即可開鎖。因此,很多選擇這兩個原理說明產品的安全性還是有的;當然,也不乏一些品牌索性直接做個打不開的視頻,發個聲明說打不開,權宜之計,草草了事。另外也看到一些轉移話題的聲音,甚至挑起了“洋品牌”或“國產牌”的對比,大肆宣揚“洋品牌”質量好,陷智能鎖國內品牌于不義,貌似忘記“三秒開鎖”風波洋品牌首當其沖吧!
筆者認為:做智能鎖首先是安全為本,可以防盜,防爆力開啟,之后才是方便消費者使用,密碼,指紋,語音,人臉識別等等,其實并不比拿鑰匙開鎖的時間短多少,另外安全隱患也不少,僅僅是消費潮流和生活方式而已!
看清本質,方可破繭成蝶,甚至為智能鎖事業健康發展,為市場消費者帶來放心、安心的產品。“特斯拉線圈”的威力到底有大?是不是有些品牌智能鎖產品不能被市場上的“特斯拉線圈”工具開啟?我倒覺得,但凡負責任的品牌廠商,都應該在此刻深思和反省。筆者弱弱的問一句:你家技術真這么牛,你怎么不把“特斯拉線圈”開鎖工具功率放大十倍,二十倍,一百倍,你再次試試你家智能鎖產品還安全嗎?
據了解,有些負責任的國產自主品牌不斷加碼“特斯拉線圈”功率,測試國內外品牌產品,結果是國內外品牌“全軍覆沒”,務實出真理,畢竟可以更進一步了解問題,更近一步解決問題。
筆者認為:無論有關部門是否對“特斯拉線圈”開鎖工具判“監禁”,作為智能鎖品牌企業都應該高瞻遠矚,以奉獻給消費市場安全的鎖為己任,為人們的財物安全做出努力和探索。
來源:中國建材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