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研究團隊設計出一種微型機器人,有望在人體內運輸細胞,在精準治療、再生醫(yī)學和微創(chuàng)手術等領域有廣泛應用前景。
27日發(fā)表在美國《科學·機器人學》雜志上的研究顯示,香港城市大學孫東課題組使用3d激光打印技術,制備出一種具有球形孔狀結構的微型機器人,其尺寸相當于人類頭發(fā)絲直徑。
香港城市大學機械與生物醫(yī)學工程系主任孫東介紹說,這種以“su-8光刻膠”為原材料的機器人有刺狀突起結構,可作為細胞附著點,大幅提高了細胞負載能力。孫東說,機器人表面濺射了一層金屬鎳和鈦,因此機器人可通過磁場加以驅動。
研究人員選擇斑馬魚作為實驗對象,將負載有干細胞的微型機器人注射到斑馬魚的卵黃內部(直徑為到700微米),成功實現了在復雜生物體內部通過磁場控制微型機器人運動的目的。
研究人員還設計出一種微流控芯片,用來模擬血管內皮細胞層,驗證了磁控微型機器人的細胞釋放能力。
孫東說,未來可以設想將攜帶有功能細胞的微型機器人通過血管注入人體內,在磁場幫助下送達到指定位置,并讓其釋放的功能細胞進入組織發(fā)揮作用。
來源:新戰(zhàn)略機器人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