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全省鋼鐵行業國際貿易培訓班在石家莊市舉辦,培訓班采用以會代訓形式,由一場論壇、兩場對話、對接活動組成,分別聚焦“央企與河北鋼鐵企業攜手拓展一帶一路市場”“助力河北鋼鐵企業走出去”等議題(21日《河北日報》2版曾做報道)。
其間,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信保”)副總經理郭新雙,中國信保河北分公司總經理孔憲華、河北省商務廳外貿處處長權奇衡及參加培訓班的金融團隊的專家就如何運用出口信用保險這一政策性金融工具降低出口風險,助力我省鋼鐵企業開拓國際市場進行討論。
河北鋼鐵走出去:機遇與風險并存
“省商務廳、省工信廳、石家莊海關、中國信保河北分公司聯合舉辦本次全省鋼鐵企業擴大出口專題培訓班,目的就是分析我省鋼鐵行業出口面臨的形勢,研究采取有效對策,推動鋼鐵企業有效對接國際市場,支持廣大鋼鐵企業擴大出口,為完成全省外貿進出口目標任務做出應有貢獻。”活動現場,組織方一再強調。
郭新雙在致辭中指出,鋼鐵行業發展尤其是鋼鐵出口與國內經濟和國際宏觀經濟有很高的相關性,受經濟波動影響較大。另一方面,國際貿易摩擦屢見不鮮,而鋼鐵貿易依然是貿易摩擦的“重災區”。
另一方面,國際鋼鐵市場需求巨大,我省鋼鐵企業拓展海外市場正逢其時。孔憲華在隨后的講話中提到,2017年全球鋼材出口量達4.63億噸,占總產量29.4%,近五年增長了12.29%。在他看來,國際市場空間很大,繼續做到“兩條腿走路”,是我省鋼鐵行業發展的必然選擇。
我省鋼鐵走出去也面臨眾多風險,這從中國信保的承保數據中可見一斑。“自2013年以來,鋼鐵行業的賠付率一直高于100%,平均超過140%,在我公司承保的各行業中屬于風險偏高行業。”孔憲華在主題演講中說。2017年是近5年以來對華鋼鐵貿易紛爭最多、措施為嚴厲的一年。據信息,2017年全年國際對華新發起的鋼鐵貿易調查案件共計129起(2016年為42起),涉及26個國家、地區或組織(2016年為18個國家或地區),幾乎覆蓋了所有的鋼材品種,甚至相較于去年產品種類更細。
“鋼鐵企業必須深度了解目標國別和市場,高度重視風險防范,不斷提高海外利益的保障能力。這既需要企業自身的創新發展、積極作為,也需要金融機構的大力支持。”郭新雙在致辭中強調。
出口信用保險是有效的助力手段
“中國信保作為我國唯一的政策性保險公司,是政策性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責任、有義務、也有能力為鋼鐵企業‘出海’保駕護航。”郭新雙在致辭中說。截至2017年末,中國信保累計支持的國內外貿易和投資規模超過3.3萬億美元,為超過11萬家企業提供了信用保險及相關服務,累計向企業支付賠款108.4億美元,累計帶動200多家銀行為出口企業融資超過2.9萬億元人民幣。在中國信保,越來越多的企業從單純的客戶關系變成共促雙贏的朋友關系。
具體到鋼鐵行業,2004年至今,中國信保共支持我國鋼鐵企業出口1501.58億美元,處理報損案件3242件,支付賠款4.02億美元,幫助追回欠款4843.15萬美元,批復買家/開證行限額18個,批復限額金額376.24億元。其中,2004年至今,中國信保河北分公司共支持我省鋼鐵企業出口112.56億美元,支付賠款2702.78萬美元,幫助追回欠款470.22萬美元。從實際保障程度看,綜合考慮賠付和追償,出口企業實際損失可以降至0.45‰以下。“2017年我國鋼鐵出口前二十大企業,我司已承保13家。前十大企業,我司已承保7家。”孔憲華介紹。
顯然,鋼鐵企業出口業務必須做到風險控制和市場開拓兩者兼顧,出口信用保險是目前比較有效的金融手段。針對我省鋼鐵走出去的情況,孔憲華表示,將全面深化中國信保與我省鋼鐵企業合作。中國信保河北分公司提出四位一體的服務方案。一是全面的風險保障方案,在一定條件下,可將風險保障起點由裝船出運,提前到簽署合同;二是市場開拓服務,為重點鋼鐵出口企業安裝買方信用風險管理系統(edi);三是聯合銀行強化對鋼鐵出口企業的融資服務;四是支持我省鋼鐵企業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中國信保重點有兩個方面的考慮,一是積極支持我省鋼鐵企業直接承接“一帶一路”項目或者進行海外投資,將通過中長期或海外投資保險的方式為項目提供保險和融資支持,對河北鋼鐵企業出口或國內貿易涉及一帶一路重點項目的采購,中國信保有意向提供足額的信用風險保障安排。
此外,建議建立由商務廳、發改委、工信廳、中國信保等多部門參加的鋼鐵行業“走出去”領導小組,加強指導與深化服務。建立我省鋼鐵出口貿易摩擦預警機制,積極研究,并統籌實施應對反傾銷、反補貼、關稅壁壘等風險的措施。
來源:河北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