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金屬收儲消息再起。
1月6月,上海一位有色業內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國儲局1月5日向國內幾大銅冶煉廠發布文件,對國產陰極銅進行競價采購。一些國內銅企已經收到了相關文件。”
深圳一位大型期貨公司有色領域分析師表示,“目前確定江銅、云銅等幾大冶煉廠收到了國儲局的招標文件。一次性收儲電解銅15萬噸,投標截止日期為本周日。”
該有色行業分析師稱,“此前,國儲局收購金屬銅主要是在保稅區等國際市場買一些國外產的,價格比較低的銅,這次主要是定點向國內幾個銅企發布了招標文件。”
上述業內人士則表示,“國儲局每個月都會收購金屬一定量的金屬用于周轉,但收儲行動始終是在較為隱蔽的環境下運作,像這次直接發布文件,大批量的收購還是2013年以后的首次。”
實際上,由于需求疲軟及美元加息等因素影響,2015年,有色金屬價格出現大幅滑落,其中lme期銅價格在去年跌去25%,最低探至4443.50美元/噸。國內滬銅1603價格同樣下跌超過20%,最低探至33110元/噸。
為應對金屬價格快速下跌的挑戰,國內銅、鋁、鋅、鎳等一系列行業聯合減產會議紛紛召開,商討供給側改革及減產事宜。
2015年11月28-30日,包括江西銅業、云南銅業在內的10家中國銅冶煉骨干企業在上海召開了會議,一致同意2016年將采取減少精銅產量35萬噸,以及其他為維護行業健康發展的必要措施。
而關于即將進行銅金屬收儲的信息也一直在行業內傳播,除了國儲局收儲外,還包括行業內企業自發進行的商業收儲。
上述有色業內人士表示,“此次國儲局計劃在國內進行銅金屬收儲實際上也是響應國家供給側改革的一個方式,達到去產能的目的。”
不過,深圳另一位有色行業人士直言,“15萬噸的收儲量其實非常小,也都低于前兩年的收儲量,因此希望以此拉動價格上漲并不容易。”
銅品類分析師錢鵬表示,“2016年,中國銅需求增速仍將維持在低位,難以有大幅提升。而此前十年時間內,國內銅市場的供應端快速增長,未來的重點會集中在去產能方面。”
國土資源部網站顯示,2015年1-11月,全國十種有色金屬產量4705萬噸,同比增長7.5%,增速同比提高1.3個百分點。其中,電解鋁產量2910萬噸,增長10.4%,提高3.3個百分點;銅產量726萬噸,增長5.7%,回落5.8個百分點。
2015年11月份,全國十種有色金屬產量同比增長1.4%,增速同比回落6.5個百分點。其中,電解鋁、銅產量分別增長4.2%和1.8%,回落3.9和12.2個百分點。
上述深圳有色業內人士分析,“銅金屬的的收儲可能只是一個測試性的開始,之后可能在其他基本金屬也進行一定數量的收儲。”
目前,關于收儲的消息并未得到官方證實。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