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以來,以核實動力煤年內增產、增運空間為出發點,我們自上而下陸續走訪了18家單位,涵蓋2家行業協會、1家安監機構、1家咨詢網站、1家煤炭交易中心、9家煤炭企業及4家集運站,調研路線自北京出發,先后走訪太原、忻州、神木、鄂爾多斯四省五市。調研期間,以“生命至上、安全發展”為主題的安全生產月活動正在全國范圍展開,中央環保督察組“回頭看”督察進駐的十個省(自治區)中也包含動力煤的主產區——內蒙古自治區,安監和環保從嚴讓我們對產區的供應彈性有了新的認識。
微觀調研并未印證政策面對年內新增產能釋放的樂觀預期,我們預估年內動力煤產出增量在5-5800萬噸,同比增速為1.98%。相比于2018年青黃不接的過渡期,2019年動力煤供應增量更加值得期待。
大秦線、朔黃線、蒙冀線和瓦日線幾條年內有增運空間的輸煤鐵路正在陸續釋放運力,預估2018年全國鐵路輸煤運力增量為9200萬噸,涉及環渤海港口調入的有4800萬噸,主要增運分布為:大秦線1800萬噸、朔黃線3000萬噸(黃大鐵路)、蒙冀線3000萬噸、瓦日線1400萬噸。其中,張唐鐵路運力的提升帶來呼鐵局批車數增加很好地解釋了5月中以來環渤海港口,特別是曹妃甸港鐵路調入量的提升。
4月以來,在煤礦事故多發的背景下,6月“安全生產月”期間確實加大了安監執法力度,陜西煤管票、汽運限噸同步收緊,對當月產區產量造成一定影響。但從以往經驗來看,此種生產擾動具有一定暫時性,7月后或陸續恢復。
環保督查“回頭看”對鄂爾多斯煤炭供應的影響主要體現在煤礦生產、汽運限載、物流園區上煤三個層面。在煤礦生產和汽運超噸同時受到環保督查限制的背景下,6月以來鄂爾多斯地方煤礦的公路銷量明顯回落,11-17日當周銷量873.57萬噸較5月最后一周下降15.72%,日均銷量下降23.27萬噸。鑒于煤礦汽運銷量和露天集運站上煤雙重受到制約,鄂爾多斯集運站調入量顯著下滑,而鐵路計劃增加、港口發運利潤豐厚的背景下發運量依然維持高位,截至6月17日,樣本集運站庫存已下降至105.5萬噸,較6月初降68.5萬噸(39.37%),接近歷史低位。
鐵路運力的稀缺性依然存在,特別是在當下港口發運利潤相對豐厚的背景下。因此,雖然6月“安全生產月”活動、環保督查“回頭看”進駐內蒙古對產區的生產和發運構成至少為期1個月的供應擾動,產地發港口的供應量還是優先得到了保證,并伴隨發運計劃的增加穩步提升。
行情判斷上,港口產地價差高位和鐵路運力的相對稀缺性再次改變產地供應格局,近期港口和產地市場持續分化。一方面安監、環保檢查在產地持續發酵,進港發運優先得到保證的同時產地供應更顯緊俏,坑口價格持續上調;另一方面,5月以來動力煤中下游庫存累計增加1620萬噸(14.28%),庫存累積速度超出我們預期,港口價格仍面臨回調壓力,第一目標先跌掉港口發運利潤至貿易商邊際到港成本660元/噸左右。從庫存曲線預判看,9月合約估值參考630-640元/噸區間,若7月后產地供應持續受到擾動,來自產地的成本支撐將相對堅挺,屆時9月合約仍有做多機會。
來源:中國證券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