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產能”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的2016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五大任務之一,讓“僵尸企業”有序退出是其中重要一環。
在近日國新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工商總局局長張茅表示,工商總局正在推廣試點企業簡易注銷機制,積極推進僵尸企業退市。但注銷程序由于牽涉部門多、程序依然比較復雜。根據我國相關法律,企業注銷必須依法成立清算組,清理公司財產、編制資產負債表和財產清單,并報股東會、股東大會或者人民法院確認,確保沒有債權債務糾紛,對員工沒有欠薪。之后,到稅務部門辦理完稅證明,注銷公司國、地稅登記證,然后再到公司主管工商局辦理《公司注銷備案》,并登報公告45日后再去工商局注銷公司。由于程序太過繁瑣,許多市場主體既不運營,也不主動注銷;而如果進行破產清算,其過程可能持續數月,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在此期間及破產注銷未滿三年內不得成為新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或高管,對多次創業形成障礙,讓創業者兩頭為難。同時,2015年10月1日“三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制度全面推開,營業執照的注銷登記將意味著原有工商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和組織機構代碼證的全部注銷,在注銷程序上較之前僅僅注銷工商營業執照也有所變化。
因此,2015年國家工商總局鼓勵上海的浦東新區、江蘇鹽城、浙江寧波、深圳等地試點了企業簡易注銷制度,對個體工商戶、未開業企業以及無債權債務企業實行簡易注銷程序。未開業企業不再進行清算組備案和公告,無債權債務企業不再進行公告。需要公告企業的公告時間也從45天縮短7至10日不斷。同時,各地對申請材料也進行了簡化,未開業企業不再提交清算組備案材料和公告材料;無債權債務企業不再提交公告材料。簡易注銷制度的推行為僵尸企業退市提供了便利。
2015年,我國注銷企業78.85萬戶,比前一年增長55.86%,日均約2160戶。其中,產能過剩行業企業8243戶,比前一年增長67%,促進了企業優勝劣汰、推動產業升級轉型。張茅表示,今年工商部門還將繼續擴大試點,推廣“簡易注銷”,使企業盡快辦好注銷手續。(佘穎)
來源:中國礦業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