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三個交易日,塑料期貨都出現上行乏力跡象。此外,從技術面看,也已跌破前期上漲通道。不過,考慮到此輪下跌主要是多頭獲利了結引起的,因此不建議貿然做空。
2015年11月中旬塑料期貨走強以來,技術上始終維持著強勢特征。特別是2016年1月中旬之后,價格加速上漲,且是單邊持續走高。然而,上周五塑料期貨沖高回落,本周一高開后大幅下挫,最終以下跌收盤,周二繼續下挫,跌破上行通道,且整個過程都伴隨著持倉量的大幅下降,說明前期空頭已經認輸離場,行情有見頂可能。
技術上塑料已見頂,基本面是否也支持此觀點呢?
為了驗證這個問題,筆者先來闡述塑料此輪上漲的邏輯。2015年11月中旬,塑料期貨的基差達到2000元/噸,這時候距1601合約交割只有兩個月的時間,基差亟待修復。塑料行業的產業結構是產能集中在中石油和中石化手中,且下游多以中小民營企業為主,這就決定了塑料生產企業具有很強的定價權。
此外,隨著春節的臨近,下游膜廠開始補庫,后期對現貨的需求放量。石化企業本身對于現貨價格就有很強的決斷權,此時又有需求配合,加之原油有企穩跡象,市場上也沒有企業有足夠的資金和貨源通過賣出套保或者交割的方式影響價格,臨近交割,中石油和中石化做多塑料期貨就能穩定賺取收益。基差修復的內在需求和產業資本的做多促使塑料大幅上漲。
對于1605合約來說,畢竟5月處于消費淡季,正常情況下,塑料現貨價格重心應該比現在低,理論上塑料期貨的上漲至多和現貨達成平水。然而,實際情況是,塑料期貨不但漲至現貨水平,最高時甚至升水現貨400元/噸。
反觀基本面,不論是開工還是庫存,都沒有明顯改善,筆者認為塑料期貨自6755元/噸反彈時,可能受基差修復的驅使,而在8500元/噸(當時現貨價格為8800元/噸)時的上漲更多是受資金的推動。
由于資金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因此單純以供需關系來判斷塑料期貨的漲跌意義不大,后續更應該關注的是資金的走向。周二,期貨價格大幅下挫,持倉量減少,這是明顯的多頭獲利了結。不過,尾盤強勢拉升時,并沒有量的配合,說明短空也在離場。總的來看,行情是否反轉需要時間來驗證。
通過上文的論述,筆者認為,塑料此輪上漲更多是資金在發力,執著地認為開工負荷上升或者庫存走高就可以做空,顯然是不合時宜的。截至周二收盤,塑料期貨也沒能重回支撐線上方,因此建議投資者近期以試空的心態操作,同時關注盤面變化,不宜戀戰。
來源: 期貨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