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來自中國橡膠網的消息,由于中國經濟發展增速放緩,我國輪胎市場如今面臨內憂外患,近年來頻頻遭遇傾銷、補貼指控,使輪胎出口遭受較大打擊。
前不久,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usw)向美國商務部和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提出申請,要求對來自中國的卡車及公共汽車輪胎產品啟動反傾銷調查和反補貼調查。
據了解,該申請不只針對中國品牌的輪胎,也包括在華生產的固鉑等世界知名品牌的輪胎。卡客車輪胎是中國出口美國的主要輪胎產品,因此,如果美國此次最后確認實施"雙反",中國輪胎在美國市場將遭到毀滅性打擊。
據了解,雖然在國內乘用胎市場上,國內骨干企業產品質量已不輸國外,但內資企業的市場份額、經濟效益還是明顯不如外資品牌。針對這種這種現象,多家輪胎企業均認為,一方面與國內產業起步晚、消費習慣等因素有關;另一方面,品牌知名度、品牌營銷和市場開發手段等方面的差距是更重要的原因。
有關專家表示,當今世界品牌競爭已成為焦點,誰擁有卓越的品牌,誰就擁有顧客、市場和未來。中國橡膠工業協會會長鄧雅俐分析認為:"單個企業孤軍奮戰,勢單力薄。如果組成旗艦隊,協同作戰,像2003年推出全鋼胎十大民族品牌一樣抱團發展,應該是改變目前品牌競爭形勢的較好方式。"
"中國輪胎品牌很多,但知名品牌少。骨干企業雖然擁有國際先進技術,產品在功能特性和質量上不遜于國際先進水平,但民族品牌市場知名度和在消費者中的認知度是我們的短板。"鄧雅俐表示,民族品牌難以取得相應的市場份額和銷售價格,制約了中國企業拿出更多的資金開展技術研發、品牌推廣。因此,品牌創建工作要始終當做行業和企業的長期大事來抓。推動中國輪胎由大向強發展,要以品牌戰略為引領,打造全球知名品牌,提升品牌競爭力。(張海燕)
來源:中國質量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