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一個快速發展的的國家來說,具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對每一個行業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畢竟,我們的高速發展讓不少國家眼紅,甚至就是羨慕嫉妒恨,西方國家千方百計在阻擋我們的高速發展,手法也非常的無所不用其極。
那我們應該怎么辦呢?已經喊了好久的口號,當然有著一定道理:艱苦奮斗、自力更生!只有自己搞定了,那還怕人家的阻擋,自己掌握了核心技術,別人的阻擋也只能是“螳臂擋車”,可笑不自量!當然了,對于西方突破西方國家的技術壟斷,“艱苦奮斗”這四個字可不是僅僅喊下就可以了,畢竟,前面還有很多困難需要我們克服。一直有核心技術知識產權的象過河進銷存軟件就給大家說一個需要我們突破的難題:掘進機主軸承國產化!
估計有點讓人疑惑,我們的盾構機、掘進機不是已經很牛了嗎?為什么現在要說掘進機的主軸承呢?這也是一種無奈,畢竟現實是,我們每年制造掘進機將近臺,而在掘進機中最值錢的則是主軸承,而關于掘進機的軸承進口,我國每年的花費高達10億元。
之所以要采購國外的掘進機軸承,當然是因為我們在這樣的研究還有薄弱,掘進機主軸承直徑一般為幾米,是結構最復雜的一種軸承,制造需要上百道工序,因為要采用螺栓與主機聯接的方式,主軸承上需要很多的安裝孔,以直徑6.34米掘進機配套主軸承為例,其直徑3米,有20個安裝孔、40個注油孔、20個連接孔和10個定位孔,整套軸承零件總數達到多個。
大家自己可以判斷一下,一根軸承上,需要那么的孔,每一點誤差都有可能意味著給其它孔帶來更大的誤差,而且會大大削弱軸承的承受力。再說一個在制造工藝方面的例子,國外的熱處理工藝已發展到無軟帶表面淬火,而國內還沒有這樣的工藝。
在國外,掘進機的發展已經超過百年,無論是設計理論還是工程經驗,都要遠超我們,象過河軟件不是崇洋媚外,畢竟現實就是現實。當然了,我們在這方面,也是在努力追趕中,現在我們已經成立了盾構及掘進技術(軸承)方面的國家重點實驗室,目前已掌握直徑3米的主軸承核心技術,在各個指標方面已經等同國外同類產品,按照計劃,在今年即將裝機試用。希望一切順利,相信,屬于我們的掘進機主軸承時代一定會早日到來的!
來源:快資訊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