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綠色節能意識的提高,電動車、變頻家電、智慧電網等市場正在快速興起,同時也推動了mosfet(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晶體管)等功率半導體等產品的應用變得愈來愈普及。這是導致去年下半年以來市場上出現mosfet等功率半導體供貨緊張的重要原因之一。相關消息顯示,當前市場上的mosfet缺貨潮已經延續超過半年之久,隨之出現的則是漲價與交期延長。不過這種情況的出現,對于我國功率半導體行業來說又是一個難得的發展機遇,不應輕易放過。
缺貨潮延續已超半年 交貨期大幅拉長
2017年以來,全球半導體行業刮起的缺貨風潮正在擴大范圍,從存儲器、硅晶圓一路擴展到mosfet、mcu等產品領域。根據相關市場數據,2018年第一季度雖然是傳統上的淡季,但mosfet等產品卻出現了逆市上揚的走勢。電源制造大廠緯達科技的一位采購經理在與記者交流時表示,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就有mosfet廠商因缺貨而漲價。隨著缺貨現象的持續,今年情況又有所加劇,甚至有用戶排隊都提不到貨的情況出現。
缺貨還導致了交貨期的延長與價格上揚。一般情況下,mosfet、整流管和晶閘管的交貨周期在8——12周左右,而在目前有些情況下,據悉意法半導體、威世(vishay)等主流廠商的mosfet,交貨期已經拉長到30——40周。mosfet的價格也開始上浮。有市場人士預計,高壓mosfet產品上半年價格上浮累計可達到10%——15%。
對此,有業者認為,mosfet目前的景氣情況,堪稱是20多年來最佳。在分析此輪mosfet供應緊張的原因時,萬國半導體元件執行長何約瑟表示,電動汽車、無線充電等新應用導入,是mosfet需求持續旺盛的原因之一。mosfet是目前最常用的功率半導體器件之一,廣泛用于電子產品與馬達設備當中。受到電動汽車、無線充電等新應用的快速發展,mosfet需求強勁。
同時也有人指出,近年來,idm廠普遍開始采取輕晶圓(fablite)策略縮減產能,這也是導致當前mosfet供不應求的原因之一。為了壓縮成本,全球主要半導體idm廠近年來不僅沒有擴增自有晶圓廠的產能,還大動作關掉舊有5英寸及6英寸晶圓生產線,縮減8英寸產能。據預測,2018年上半全球高壓mosfet市場供需缺口達30%左右。
其實本輪供應不足的產品不僅限于mosfet,整個功率半導體市場都被波及。ihs markit數據顯示,2017——2021年間,功率半導體的銷售額將會繼續增長,合計2016——2021年全球功率半導體銷售額年復合成長率(cagr)為4.8%。2017年,包括功率離散元件、功率模組以及功率ic等產品在內的全球整體功率半導體市場銷售額約達380億美元。展望未來,汽車電氣化、先進車輛安全系統、能源效率,以及普遍連網能力等,將是未來5年推動全球功率半導體銷售額增長的主要力量。
填補市場空缺 產能與技術需兩路齊進
從目前全球功率半導體市場格局來看,基本被英飛凌、安森美半導體等國際巨頭所占據。
根據《電力電子器件產業發展藍皮書(2016—2020年)》的介紹,在中小功率領域(900v以下),功率mosfet是應用最廣泛的電力電子器件,也是目前市場容量最大、需求增長最快的器件,其中以超級結為代表的新結構器件是該器件的重要發展方向。在中大功率領域(電壓1200v——6.5kv),igbt是市場上的主流產品。近年來,以德國英飛凌,瑞士abb,日本三菱、東芝和富士等為代表的電力電子器件企業開發了先進的技術和產品。另據樂晴智庫發布的數據,英飛凌在功率mosfet的市場份額達到26.4%,占據第一的位置;第二位是安森美半導體。國內的功率
mosfet市場份額也主要被英飛凌、安森美半導體等國際巨頭占據。士蘭微(460)和華微電子(360)等國內企業只占據了少量市場份額。
不過,國內企業占據的市場份額雖然很少,但也意味著未來成長空間巨大。而本輪mosfet等功率半導體的缺貨潮就給了國內企業一次絕佳的發展機會。元大投資顧問公司在分析本輪mosfet市場時表示,英飛凌、意法、德儀、瑞薩、東芝等國際大廠紛紛轉攻高毛利的工業用、車用中高壓產品,淡出一般用于pc、手機等消費電子產品用mosfet。
而這給了國內企業填補空缺的機會。長期以來,功率半導體主要被歐美、日本等國壟斷。對于國內企業而言,可以借助這次漲價潮帶來的寬松環境與利潤回升,加大對功率半導體的投入,先主攻需求旺盛的消費類市場,再打入新能源汽車市場。
何約瑟也表達了相同的看法。在談到萬國半導體在重慶投資建設新的功率半導體生產基地——重慶萬國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時,何約瑟表示,新生產基地將率先投產市場急需的mosfet等產品。隨著技術的升級,未來還將導入igbt等產品。重慶萬國將推動中國功率半導體產業的發展。
看到市場機會,進而推進功率半導體產業發展的國內企業還有很多。從去年年底至今,已經有多個項目開始啟動:2017年12月,士蘭微發布公告將在廈門建設兩條12英寸特色工藝生產線,主要產品為mems和功率半導體。2018年1月,華潤微宣布將在重慶打造全國最大的功率半導體生產基地;5月18日,中芯國際正式啟動紹興廠的建設,項目總投資58.8億元,將引進一條8英寸生產線,面向mems和功率器件集成電路領域的代工生產。
除了市場因素外,經過這些年的研發投入,我國企業在技術上也取得了大量進展。超級結(super junction)新結構器件是mosfet發展的主要方向。據相關研究機構調研,2017年全球超級結產品將有10億美元的市場規模。華虹宏力是業內首個擁有深溝槽超級結(deep trench super junction,dt-sj)工藝平臺的8英寸代工廠,目前已經推出第三代dt-sj工藝平臺,技術參數達業界一流水平,導通電阻與第二代工藝相比,下降30%以上。近年來,華虹宏力和全球多家設計公司合作,已經生產了多種超級結產品,利用該工藝平臺生產的dt-sj產品展現出優異性能,獲得客戶好評。
總之,隨著產業的升級、市場需求的爆發性增長,給了中國企業一個難得的發展機會,而機遇往往青睞有準備的“人”。
來源:中國電子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