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電業績三因素全面向好+估值有望重塑
火電業績三因素(電價/煤價/利用小時)有望全面向好,火電板塊利潤修復加速,疊加估值重塑,我們建議投資者超配板塊。1)利用小時:經濟增速超預期疊加18年夏季氣溫大概率偏高,倘若來水偏枯,火電利用小時會顯著提升。2)電價:電力供需格局緊張的背景下(部分地區存在“電荒”可能),市場化交易折價有望進一步收窄。3)煤價:發改委為保證煤電出力應對“電荒”或將強力管控煤價。最后,電力供給緊張(甚至局部“電荒”)會修正投資者對火電產能嚴重過剩的誤區,板塊迎來估值重塑,火電企業有望迎來業績+估值雙升。
利用小時:需求高增長+來水偏枯
2018年1-4月份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9.3%,增速創2012年以來新高。我們通過拆分發現,第一/二/三產業及城鄉居民用電占比分別為1%/68%/16%/15%,對電力消費增量貢獻率分比為-1%/45%/31%/25%,第三產業和居民用電成為驅動電量消費增長的新動能。根據國家氣象局預測18年夏季氣溫大概率偏高,我們預計五月電量會在第三產業和居民用電量帶動下達到8%左右的同比增速。根據國家防總披露氣象信息,18年總體來水大概率偏枯,水電擠出效應或將減弱,火電作為保供首選,利用小時數有望超預期。
電價:市場化交易平均電價回升改善
17年以來電力需求增速較高,隨著煤炭市場價格波動上升及發電市場競爭的理性回歸,煤電市場電電價環比呈緩步回升態勢。18q1我國煤電市場化交易平均電價0.331元/千瓦時(同比+5.9%,環比+0.9%),在夏季氣溫大概率偏高+來水偏枯背景下電力供需格局預期偏緊,華東/華南部分地區甚至存在“電荒”可能,此背景下市場化交易電量(占比30%以上)折價有望進一步收窄。火電盈利側對電價敏感性高,以華電為例,其18年凈利潤對電價(+0.01元/千瓦時)敏感性+42%。市場化交易電價的回升將有效促進火電企業盈利修復。
煤價:發改委強力控煤價保障火電出力
5月以來發改委多次發聲穩定煤炭市場,并于5月21日召開煤電工作會議,要求6月10號前將q5動力煤月度長協價降到570元/噸以內。我們認為,相關部門旺季前出臺舉措調控煤價,也是基于對旺季電力供需偏緊的預期,控煤價保障旺季火電正常出力,一旦未來電力供需格局進一步趨緊,發改委或將有超預期控煤價措施,保障火電企業正常運營。
風險提示:1)電力供需格局寬松;2)煤價上行超預期。
來源:中財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