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東部地區的規模以上工業增速出現了整體放緩的趨勢,這與沿海一些加工業和重化工業放慢有關。而中西部和東北的情況則完全不同,4月份,西部、東北和中部很多地區工業增速加快。西部地區的寧夏、貴州、新疆、內蒙古等地工業發展加快,與東部一些產業轉移過來有關。同時,西部地區的石化等重工業因為近期國際能源價格上升出現好轉。
今年4月,一線城市以及東部省份的規模以上工業增速,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降。
上海、北京4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速分別為-7%、1.9%,分別比3月份兩地的增速-0.3%、6.3%降幅擴大。天津4月增速為7.3%,低于3月份1.9個百分點。山東、廣東、海南等沿海省份,工業增幅也出現了比3月較大幅度下降的情況。
具體來看,這與沿海一些加工業和重化工業放慢有關。廣東、北京和上海的電腦、筆記本、手機等制造業發展放慢就是典型例子,另外上海的石化和生物醫藥行業發展也在放慢。
對此,上海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工業經濟研究室主任胡曉鵬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一線城市的重化工業以及勞動密集型加工業已經不太適合當地的發展,這些地方寸土寸金,類似低端產業需要遷出去。
“不能用土地和稅收優惠的辦法來簡單吸引一些產業,結果這些產業還難以持續。”胡曉鵬說,其他地區也要吸取教訓,在引進一些產業時,一定要做長久考慮。
各地工業增速分化
根據各地統計部門公布的數字,4月東部地區的規模以上工業增速出現了整體放緩的趨勢。
4月,京滬津規模以上工業增速分別為1.9%、-7%、7.3%,分別比3月增速下降了4.4、6.7、1.9個百分點。海南4月增速為2.5%,也比3月下降了5.5個百分點。其他的江蘇、浙江、廣東、福建增速也有所放慢。
這與中西部和東北的情況完全不同,4月份,西部、東北和中部工業的發展有所加快。
東北地區的黑龍江、吉林規模以上工業增速比3月分別加快了0.4、1.4個百分點。西部的貴州、新疆、寧夏、內蒙古,中部的河南,4月規模以上工業增速分別為9.7%、6%、11.1%、8.1%、7.9%,分別比3月加快了0.1、2、1.3、0.1、0.1個百分點。
“在全國經濟增速放慢的情況下,重工業在哪個地方都是過剩的,沿海地區放慢可以理解。”陜西省社科院學術委副主任張寶通認為,這比較正常,因為目前全國制造業大多產能過剩,除了鋼鐵、煤炭這些重工業過剩外,手機、電腦等制造業也過剩。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東部地區工業4月增速放慢,與汽車、手機、石化以及其他重工業放慢有關。
北京1-4月,手機產量下降36.3%,微型計算機下降5.7%,分別比一季度的下降32.2%、下降0.3%幅度擴大。
4月上海石油化工及精細化工制造業、生物醫藥制造業、電子信息產品制造業總產值,分別同比下降4.6%、5.3%、10.8%,比一季度的1.5%、5%、-7.6%降幅擴大。
廣東1-4月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汽車業增加值增長11.5%、12.8%,增速比一季度分別回落0.1、1.1個百分點。
胡曉鵬指出,現在一個地方是否發展重化工業需要仔細考慮和選擇,發達地區的城市需要發展一些高端工業。
產業部分轉移到西部
西部地區的寧夏、貴州、新疆、內蒙古等地工業發展加快,與東部一些產業轉移過來有關。同時,西部地區的石化等重工業因為近期國際能源價格上升出現好轉。
目前發達地區正在加快推進工業轉型,包括富士康在內的一些加工制造業,需要從東部遷移,以便解決當地勞動力成本和土地成本高的問題。貴州今年一季度手機產量為1635.87萬部,比2015年一季度的同期19.6萬部增加了約80倍,為全國第四,這與當地貴州富士康筆記本電腦和首季投產有關。
西部地區部分汽車產業正在投產,不少屬于東部轉移而來。貴陽吉利整車產業化項目計劃總投資約102億元,年產能為30萬臺整車,預計2017年底第一批汽車生產下線。吉林汽車還在甘肅投產了轎車項目,2015年甘肅汽車產量達到2.44萬輛。
一些勞動密集型企業正在從一線城市退出。北京的諾基亞工廠(后來變成微軟的手機工廠)早已關閉,但是富士康仍在生產。因為交通擁擠和生態等原因,上海石化、北京燕山石化都需要搬遷。
重慶的筆記本電腦和手機產業促進了當地經濟的快速增長,其中一些產能是從蘇州和廈門遷移而來。不過,東部轉移到西部的產業仍不算多,有媒體報道,一些國內的制鞋廠、制衣廠正往越南等東南亞地區搬遷,這些地方成本更低。
張寶通指出,現在還是要加快“補短板”領域的投資建設,在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時,重工業需求增加,仍可以得到發展。
數據顯示,4月國際原油期貨價格已經達到每桶40美元以上。5月7日,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收盤為每桶49.28美元。這使得新疆、黑龍江等地的原油開采利潤上升,這也是近期這些地區工業回升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價格能否持續向上,仍待觀察。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