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經濟和大宗商品市場的領先指標——波羅的海干散貨指數(bdi)截至本周三已連續12日下跌,跌幅107點或14.30%,收報641點,創6月30日以來新低。
作為散裝原物料的運費指數,bdi衡量了鋼材、紙漿、谷物、煤、礦砂、磷礦石和鋁礬土等民生物資及工業原料的運輸情況,較為準確地反映了大宗商品行情乃至全球經濟景氣度。
作為大宗商品行情的先行指標,bdi攜手商品龍頭原油持續向下運行,與當前大宗商品火熱的多頭市場背離,這是否意味著大宗商品將要變天?
bdi陰跌誰是幕后推手
由于巴拿馬型船需求下降以及大部分船舶運費下跌,衡量鐵礦石、水泥、谷物、煤炭和化肥等資源的運輸費用的bdi指數近12個交易日持續下跌,收報641點,已跌至近一個多月新低水平。
“bdi連續下跌主要有兩方面因素,首先是對上半年大幅上漲的技術性修正,其次還是與全球經濟復蘇緩慢、國際貿易活動和進出口弱勢分不開的。”東吳期貨研究所所長姜興春表示。
從走勢上看,bdi自7月18日創下年內新高748點之后開始持續回落。寶城期貨金融研究所所長助理程小勇指出,這可能和農產品天氣炒作減弱、巴拿馬型船需求下降有關。而隨著鐵礦石港口庫存的增加等,干散貨進口活動在一定程度上降溫。
“前一段時間,在煤炭、鐵礦石等大宗商品價格大漲的背景下,航運的需求量也有所反彈,從而推動bdi指數連漲19天。但目前全球經濟仍然面臨下行的壓力,大宗商品需求并沒有改觀,bdi指數的上漲缺乏足夠的支撐;同時航運市場上散貨船只較多,運力供應壓力較大,也導致了近期bdi指數的連跌。”興證期貨分析師林惠分析稱。
根據相關報道,今年上半年拆解的散貨船總共有2274萬載重噸,2015年同期為2050萬載重噸,同時幾乎所有的新造散貨船訂單被延遲交付或者轉換成其他船型,降低了運力供應方面的壓力,帶動了bdi出現反彈。然而,今年第二季度散貨船拆解放緩,導致船隊運力從負增長轉為上半年增長了0.84%。
“如果今年下半年的拆解活動沒有增加,將會加速bdi下滑,我們可能再次面臨今年2月創下歷史最低運費的局面。”散貨船船東及運營preciousshipping警告稱。
背道而馳黑色系鬧獨立
7月19日至8月3日,就在bdi指數持續下挫的同時,國內鐵礦石、煤炭等黑色系品種卻拾級而上,鐵礦石期貨主力1609合約累計上漲12.18%,焦煤期貨主力1609合約累計上漲9.16%,動力煤期貨1609合約同期上漲4.39%,焦炭期貨主力1609合約同期漲幅更大,為16.99%。
“bdi指數集中反映了全球對礦產、糧食、煤炭、水泥等初級商品的需求;而黑色系商品價格則主要是由自身的供需關系決定。”林惠指出。
近期國內黑色市場走勢強勁,林惠認為原因主要是由于供給側改革政策以及貨幣寬松政策的預期等因素共同作用,從而推動了黑色系商品價格的大幅上漲。目前供給端對于黑色市場的邊際效用加大,而bdi指數主要反映的還是需求端,因此短期在供給端明顯收縮、需求端無顯著改善的情況下,bdi指數和國內黑色市場的走勢背道而馳。未來供給端對于大宗商品價格的影響將愈加顯著,因此后市不能單獨用bdi指數來判斷大宗商品走勢。
但程小勇的看法卻不盡相同,他表示,bdi和煤焦鋼商品價格走勢背離意味著煤焦鋼反彈主要驅動力來源于供應端縮減,尤其是上半年供給側改革對鋼鐵、煤炭壓縮產能采取行政化措施,這使得國內煤焦鋼在一段時間內完成了去庫存,化解了產能過剩。因此,就算煤炭和鐵礦石進口需求減弱導致bdi下跌,但是國內煤炭和鋼材低庫存對煤焦鋼價格刺激還存在一定慣性。不過,bdi下跌代表需求的降溫,這是煤焦鋼價格的先行指標,意味著國內黑色系商品強勢反彈勢頭可能即將結束。
“國內黑色系大幅上漲和走強更多來自國內供給側結構性改善,隨著對鋼鐵、煤炭行業堅決的去產能以及兼并重組,國內鋼鐵、煤炭產量有所縮減,而需求端相對平穩,因此鋼鐵、煤炭供需基本面有所改善。在預期人民幣貶值趨勢情況下,黑色系走強是中期趨勢。另外,國內鐵礦石企業對國際鐵礦石巨頭發起反傾銷申訴,也令國際鐵礦石到港量有所下降,利多國內黑色而利空國際航運指數。”姜興春分析認為,短期內bdi指數與黑色系背離,長期看,中國需求保持穩定,經濟增長企穩回升,對國際經濟以及航運業都有所支撐。
原油站邊bdi商品遭遇潑冷水
不唯bdi指數,近期原油于50美元/桶附近階段觸頂后,便一頭栽向“40美元/桶”關口,同時“20美元/桶”論調再起。bdi和原油攜手下跌,是否意味著大宗商品要變天?
對于原油的下跌,姜興春認為,原因還是與原油產量近階段提升有關系,但是國際油價后續探底回升的可能性較大,原油進一步增產可能性有限,加上主要國家近期公布的經濟數據小幅向好,美元指數維持弱勢調整,這些因素會支持原油在38-40美元/桶一帶企穩回升;應該說bdi和原油近期下跌空間有限,對大宗商品周期性反彈形成利多支撐。
“近期原油價格持續弱勢下行,主要是由于原油供給開始逐漸增加,但下游需求并沒有跟上,原油價格的下跌從航運成本上也帶動了bdi指數的回落。”林惠表示,當前供給端對于大宗商品價格的影響愈加顯著,因此以反映需求為主的bdi指數與大宗商品價格同漲同跌的規律將不斷弱化。當前在供給側改革去產能政策的大背景下,預計大宗商品價格或維持在一個新的平衡點進行箱體寬幅震蕩。
程小勇指出,國際原油價格已經提前一個多月拐頭向下,這說明中國上半年地產和基建雙驅動刺激經濟增長、國內需求短周期回暖勢頭開始出現拐點,下半年中國對商品需求環比回落已經得到驗證,這意味著大宗商品、尤其是黑色金屬等工業大宗原材料價格出現輪動性普漲行情,潛在的下行風險增大。
“綜合bdi指數和國際原油,以及對于中國流動性陷阱擔憂給貨幣寬松格局帶來潛在的收縮壓力等,bdi指數和商品后市可能存在下跌的風險,只不過節奏可能不一樣。”程小勇表示。
姜興春認為,后期bdi指數以及國際大宗商品整體處在弱勢反彈格局之中,反彈力度取決于國際經濟改善程度,另外美聯儲過早加息可能制約后期震蕩反彈空間。他繼續看好以黃金、白銀為代表的貴金屬,以及有色金屬鋅、鎳等供給階段性失衡品種,黑色系政策利多仍支撐其震蕩中上行;農產品即將步入收獲季節,天氣炒作行情有限,農產品相對震蕩偏空。
來源:中國證券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