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上午,“才聚江西,智薈贛鄱”省市人才政策集中發布會在江西南昌舉行。江西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省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組長趙愛明,國家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有關負責人,海內外優秀人才代表等共360余人參加了發布會。
中國工業報記者在發布會現場了解到,過去五年江西引進博士以上高層次人才3100余人,新增博士后站158家,建設省級、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和技能大師工作室176家;截至去年底,全省專技人才、技能人才總量超過720萬人。
采取超常規措施推進人才強省戰略
趙愛明在發布會上致辭時指出,江西是浸透烈士鮮血、飽含紅色基因的革命老區,也是物華天寶、人杰地靈的發展熱土。
江西正處在加快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也是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化增長動力的攻關期。
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去年以來,江西依托中國井岡山干部學院建立“對接高層次人才聯絡站”,大力實施“贛籍人才回鄉創新創業計劃”,抓住舉辦“服務革命老區院士專家行”、首屆世界贛商大會和海外專業協會會長聯席會等一切機會,招賢納士、延攬人才,讓人才“挑大梁”“唱主角”;全省各地以最大的誠意和熱情,為人才提供優質高效的“保姆式”“店小二式”服務,為高端人才提供“一對一”“定制化”服務,使人才成為“座上賓”,真正做到尋覓人才求賢若渴,發現人才如獲至寶,舉薦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盡其能。
趙愛明說,全省各級以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為主線,使出更多的硬招實招,拿出更多的“真金白銀”,推出了一系列更有針對性、更有特色、更有吸引力的“人才新政”。如,舉全省之力,啟動實施了省“雙千計劃”,5年投入20個億引進培養高層次人才和團隊;省會南昌,5年安排100億人才發展經費,實施“天下英雄城,聚天下英才”行動計劃;江西贛州,出臺人才新政30條,集聚行業人才“領頭羊”。截止目前,省級層面出臺的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文件已達41個,已有9個設區市和贛江新區推出了力度較大的引才新政和改革舉措,南昌大學等一批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也推出了極具吸引力的引才辦法。
讓項目圍著人才轉、人才帶著項目干
趙愛明強調,好政策關鍵在落實。真正的人才,看重的是干事的平臺和成事的機會。沒有好的平臺,人才就沒有用武之地。
江西抓住“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中部地區崛起、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等國家戰略在江西疊加實施的優勢,依托10個國家級經開區、9個國家級高新區、55個“國字號”科研人才平臺等載體,為各類人才提供了干事創業的廣闊舞臺。
江西堅持從資源優勢和產業基礎出發,大力構建一批國家級、國字號的創新創業平臺,加快建設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重點實驗室、企業技術中心等,真正用高層次的平臺來吸引高層次的人才。突出項目支持這個載體,深入實施一批重大科技創新項目、產業發展項目,讓項目圍著人才轉、人才帶著項目干。
江西像保護生態環境一樣珍視人才環境。堅持服務與管理有機統一、引才與留才同向發力、本地人才與外地人才一視同仁,用心用情用力服務好各類人才。去年以來,江西堅持精準服務,通過探索設立省人才創新創業引導基金、成立人才服務銀行,為人才量身定制金融服務,著力破解科技人才創新創業遇到的資金困擾。大力創建服務支持人才創新創業示范基地,采取創新平臺優先搭建、緊缺人才優先開發等“五個優先”支持舉措,推動全省人才服務環境不斷優化,最大限度凝聚人才“磁場”,不斷激發人才興贛活力。
來源:中國工業新聞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