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在5到10年內,有‘三觀’的機器人就會進入自動駕駛里。”5月11日,德國漢堡科學院院士張建偉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
張建偉指出,機器人的“三觀”指的是價值觀、道德觀、倫理觀。其中,價值觀是機器人首先應有的。“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壞,什么是短期的獎賞、什么是長期的獎賞。這也是我們現在做機器學習的正在做的。”
他表示,道德觀和倫理觀包括禮讓行人、不要傷害別人等,也是現在的機器人正在慢慢學習的。
“機器人只有具有‘三觀’,才會有長期的發展。不然的話,包括對話、作詩在內的一些服務,不可能長期進行下去。沒有‘三觀’,機器人寫出來的東西和人就有明顯的區別,一眼就能看出來。”張建偉說。
張建偉對“三觀”機器人的出現十分有信心。他說:“我想在五年到十年內,有‘三觀’的機器人就會進入自動駕駛里。另外,對話機器人、家庭服務機器人,也會逐漸地學習到‘三觀’,因為倫理上也有這方面的需求。”
來源:人民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