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彭博周二(10月11日)消息,高盛稱盡管歐佩克與俄羅斯等其他石油出口國達成減產協議的可能性有所提高,但是該協議也可能適得其反,因為油價回升將促使其他產油國增大產量,且減產幅度也不足以令油市在2017年重歸平衡。
包括庫瓦林(damiencourvalin)以及柯里(jeffreycurrie)在內的高盛分析師在10月10日發布的一份報告中指出,沙特阿拉伯與俄羅斯最新的表態暗示著減產的可能性比之前更高。然而,利比亞、尼日利亞以及伊拉克三國更高的產油量降低了明年油市回歸平衡的概率。即使減產協議最終達成并順利實施,非歐佩克產量對更高油價作出的回應將抹去基本面恢復的成果。
金十此前報道,因沙特與俄羅斯稱準備共同努力、限制產量,油價升至了2015年7月以來的最高水平。俄羅斯總統普京表示,該國愿意參與到歐佩克為穩定油市所采取的舉措當中,而沙特能源部長法利赫則稱對減產協議感到樂觀,有望在年底前將油價推高至60美元/桶。高盛分析師表示:
“我們認為達成減產協議的可能性雖然提高了,但是考慮到2017年供應面的高度不穩定性,這一協議仍然不成熟。如果它的目標是持續支撐油價,那就有可能適得其反。”
高盛稱,在歐佩克減產協議的作用之下,2017年第一季度油價料將高于其45美元/桶的預期,但在明年第四季度,隨著非歐佩克產量對油價作出回應,油價有可能會低于60美元/桶的預期。高盛維持2017年wti原油價格為52.5美元/桶的預期不變。這些分析師稱:
“作為回應的供應上漲趨勢有可能使得歐佩克需要在2018年再進行一次減產。”
雖然普京的言論是迄今為止減產協議可能達成的最強暗示,但是俄羅斯的石油產量仍然處于歷史高位。上月已獲得減產豁免權的利比亞與尼日利亞兩國產量比預期還要高50萬桶/日,另外高盛稱非核心歐佩克成員國也有可能不會嚴格遵循協議。高盛分析師稱:
“我們認為,這三個因素中的任何一個都足以迫使沙特進行大幅減產,導致該國難以減緩當前的融資壓力,因此我們相信政策的轉變尚未是時候。”
另外,高盛還警告,如果協議失敗,油價將重回43美元/桶的低位,因今年第四季度全球石油市場仍然供應過剩。
來源: 彭博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