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民間投資前三季度同比增長9.1%,較上半年5.3%的增速有較大幅度回升。此外,居民消費價格水平也連創新高,從今年3月份起連續7個月處于“3時代”。
上海前三季度gdp增速再一次與全國同步。
10月20日,上海市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上海gdp同比增長6.7%,增速與上半年持平,也與全國前三季度gdp增速一致。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民間投資前三季度同比增長9.1%,較上半年5.3%的增速有較大幅度回升。此外,居民消費價格水平也連創新高,從今年3月份起連續7個月處于“3時代”,9月當月cpi同比增速為近三年來的最高值。
分析人士認為,民間投資回升,受到政策效應、結構性調整等因素影響,而維持一定的cpi增速,對上海經濟增長和結構調整有著重要作用。
房地產助推民間投資回升
數據顯示,前三季度上海民間投資額為1594.05億元,增長9.1%,增速比上半年大增3.8個百分點。
今年7月,上海統計局總經濟師湯匯浩曾指出,上海民間投資的累計增速從5月份以來呈現企穩回升的趨勢,后續期望有進一步的好轉。
復旦大學企業研究所所長張暉明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民間投資的回升得益于上海結構性調整效果的顯現。結構性調整中市場環境、市場機會的信息透明度都得到了提高,有助于企業做出更好的決策判斷。
張暉明表示,今年國家出臺了一系列促進民間投資的政策,有助于降低企業的投資成本,但最重要的還是投資的有效性。
“作為民企自身也會找出路,手中的投資能力最終還是會流向社會。當背景環節提供了更清晰的決策判讀,民企就能找到更為合適的投資項目。”張暉明說。
從投資領域來看,上海民間投資主要集中在房地產領域。
一項公開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上海市民營企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725.69億元,其中房地產投資為576.97億元,占比已經接近80%。
上海市副市長周波在9月份一場新聞發布會上指出,在房地產行業中,做得比較好的基本都是民營企業,這和民企本身的屬性有關。此外,上海的產業政策主要體現國家戰略和一些大的項目,目前上海大部分民營企業都偏小,一些高大上的產業和領域,門檻需要進一步降低,這也要求政府的相關配套服務進一步跟進。
周波指出,上海無論能源還是土地資源都比較匱乏,如果按照傳統投資方式投資,對民企而言難度很大。至于外界關注的ppp模式,民資參與的辦法出臺時間還不長,還需要進一步探索。
周波表示,下一步,無論是在領域的開放,政府購買服務和ppp合作等方面,都要通過減少政府審批等方式,擴大民營企業進入,做到放、管、服緊密結合。
cpi創近三年來新高
除了民間投資的回暖,居民消費價格增速的上升也是上海前三季度經濟中一個較為突出的現象。
上海統計局認為,從前三度情況來看,上海市居民消費價格總體上呈現“穩中略升”的局面,工業品價格降幅則在縮窄。
9月當月,上海居民價格(cpi)同比上漲了3.6%,這不僅是年內最高的同比增速,也是近三年來,上海cpi出現的最高同比增幅。同期,全國cpi同比僅上漲了1.9%。
上海財經大學經濟系系主任金煜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上海的房地產價格近期上漲很快,產生了一定的財富效應。居民財富增加之后,消費意愿和消費支出也隨之增加,這是帶動cpi上漲的一個原因。
金煜認為,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上海一部分產業和項目進行了轉化、調整,更多地強調服務性行業和新產品發展,服務質量的提高和產品的更新也會對價格產生推動作用。此外,上海的國際化、城市化水平較高,吸引大量高素質人口轉移到此,對產品質量的要求也會有所提高。
從居民消費價格的主要指標來看,菜和水產品的上漲幅度分別為8.5%和7.5%,醫療保健價格上漲9.9%,住房類別中的“自有住房”上漲了6.8%。
上海社科院世界經濟研究所副所長權衡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除了房價上升帶來的財富效應,cpi的上漲和租金也存在關系,房價上漲帶動租金上漲,兩者具有聯動效應。
58同城9月份發布的《2016上半年租房市場報告》稱,上半年各大城市租金、租房需求總量普升,上海以每套每月5133.91元的價格成為內地租金最貴城市。
不過,金煜和權衡都指出,在當前的經濟形勢下,保持一定的cpi增速,對于上海經濟的健康增長,乃至結構的進一步調整具有積極意義。
權衡表示,目前上海經濟增速雖然處在合理區間內,但整體上仍處于一個比較慢的階段,下行壓力較大。cpi增速提高,某種意義上表明消費需求和引進投資需求也在逐步上升。
金煜也表示,對現階段來說,這樣的cpi增速對上海而言并不會有太大問題。這一輪經濟下行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全國價格都處在較低位置,影響社會對于投資、消費支出的信心。
來源: 21世紀經濟報道(廣州)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