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世界黃金協會(worldgoldcouncil)最新發布的《黃金需求趨勢報告》數據顯示,2016年第三季度全球黃金需求量為993公噸,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0%。其中,交易所交易黃金產品(etp)凈增持額推升了黃金投資需求,但這也不足以抵消其他領域的需求下滑,尤其是金飾需求和央行購金的下降。
世界黃金協會表示,因投資者持續增加黃金戰略性資產配置,總投資需求上漲44%達336公噸,其中etp增持量占146公噸。etp連續三個季度的增長(由歐洲基金主導)主要是由于動蕩的地緣政治和經濟狀況所引發,這些因素包括美國大選在即(11月8日),早前英國脫歐全民公投決定之后歐洲出現動蕩以及明年歐洲多國選舉的政局不確定影響。etp增持也進一步受到相對昂貴的股票估值和低收益主權債券的推動。
黃金市場實物黃金投資的方式正在發生變化,相比之下,金條和金幣需求在第三季度總計190公噸,同比下降36%。
世界黃金協會市場信息部負責人alistairhewitt表示:“第三季度由實物黃金作為支持etp產品持倉延續增長勢頭,截至9月底etp增持達到725公噸。機構投資者希望通過投資黃金對沖并抵御來自地緣政治風險,包括英國脫歐、美國總統大選以及明年法國和德國大選所帶來的潛在不確定性的影響。此外,今年以來的重大議題——負利率政策也進一步支撐了機構投資者需求。
報告還顯示,作為全球最主要的黃金市場,中國和印度在本季度消費者需求均大幅下滑,同比分別降低22%和28%。在中國,持續的經濟不確定性導致黃金需求疲軟,此外,黃金價格的高企和不斷變化的消費者行為也加劇了這一趨勢。在印度,更嚴格的政府政策、高企的金價、農村可支配收入縮水等因素打擊了消費者信心。這些是造成金飾總需求同比降低21%,跌至493公噸的主要原因。
在當日發布會上,alistairhewitt補充說:“第三季度印度和中國的核心實體市場繼續受到高金價和收入縮水的沖擊,但預計第四季度會有好轉。價格預期一直是購買黃金的主要觸發點,而消費者對10月初的金價下調迅速作出了回應。而在印度,三年內的首次暖濕季風將提高農村地區收入,刺激節日和結婚季需求的回升。”
世界黃金協會提供的數據顯示,本季度金礦總供應量達到832公噸,與2015年同期的866公噸相比下降4%。相對穩定的礦產金供應形勢得益于成本節約計劃,過去幾年成本調降已成為一大趨勢。不斷上漲的金價也刺激消費者出售手中黃金,增加再生金的供應,本季度再生金供應量超過341公噸,同比增長30%。上述報告認為,印度再生金市場尤為活絡,消費者出售持有黃金變現,使得該地區再生金供應量飛漲至39公噸,這是自2012年第四季度以來的最高水平。
來源: 中國證券報 查看歷史數據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