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建新趙氏集團生產加工車間,一臺臺工業機器人正在密集運作,至少減少人力資源50%的加工中心,正發揮著以往100%的工作效能。當人工成為“輔助”,機器成為“中單”,在最新一次的企業綜合評價中,建新趙氏集團各項指標綜合得分排名全縣第一。
前不久,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在河北召開了中國汽車零部件制造基地工作年會。寧海縣汽車零部件制造基地被該協會評為先進基地,這也是我市該領域首個先進基地。在我縣,以汽車零部件及配件上市企業雙林汽車、永成雙海等行業龍頭為引領,已經形成了產業發展的龍頭產業集群以及較為完整的產業鏈和配套協作體系。按照市委“六爭攻堅、三年攀高”的要求,我縣圍繞產業高質量發展目標,疊加政策、規劃和產業等優勢,努力實現汽車產業的集聚發展。目前,已擁有一家創業板上市公司,兩家新三板上市公司,擁有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33家,市級以上名牌產品稱號12個、市級以上知名商標19件。
在南部濱海新區,近年來,先后引進了總投資20億元的知豆電動汽車、20億元的吉利輕量化車身等一批汽車零部件行業優質項目。在科技園區科技區塊,已經空置多年的豹王電池廠區如今迎來了“第二春”——以機器人集成與非標自動化設備的研發設計為主的藍鯨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于去年底順利實現“騰籠換鳥”。目前,該公司的產品為寧海的汽車零部件行業提供著工業設備的前端支持。在填補了寧海智能裝備企業產業空白的同時,為寧海汽車零部件企業的技術改造、智能升級提供著源源不斷的“寧海方案”。
汽車零部件這個寧海工業的支柱產業,正以“畝均英雄”論,激發產業活力,實現高質量發展。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全縣汽車零部件行業實現產值125億元,其中規模以上企業全年實現產值近100億元。根據2016年企業綜合評價結果,74家汽車零部件及配件產業企業的畝均稅收達到41.70萬元。
來源: 寧海新聞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